约12280字。
第22课 《太空一日》
(一)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17):“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发射升空时“我”的复杂感受。
第二部分(18-29):“我看到了什么”——写作者在太空中看到祖国的感受以及对战友、亲人的惦念,并强调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
第三部分(29-39):“神秘的敲击声”——写“我”克服“本末倒置”这一错觉的经历及“我”在飞船内听到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飞船返回地面的复杂过程及作者由紧张到放心的心路历程。
(二)重点分析
1.“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我”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我”的心理感受有如下变化:紧张——稍觉释然——非常痛苦——无法承受,觉得快不行了——从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
写这些,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飞船中的感受,说明航天员工作的危险,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2.试分析15段运用的描写方式及其作用。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这一段属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大声喊”“鼓掌欢呼”是动作描写,表现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兴奋之情,以及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简短的语言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杨利伟脱险后人们如释重负的心情。
3.为什么要写在飞船上看不到长城?写这表现了杨利伟的什么精神品质?
杨利伟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没看到长城的事实,证明“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这一传说是不真实的。杨利伟特别强调这一点,表现了他重视实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4.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结尾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叙述了飞船内的寂静及“我”的期待,叙述了地面人员寻找飞船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胜利的自豪感、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5.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