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90字。

  诗歌鉴赏
  (21-22七年级下•河南洛阳•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两个“不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请任选角度,赏析“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1.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的钦佩仰慕,也隐含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愁伤感。    2.示例一: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和悲愤。
  示例二:“独”有孤独之意。诗人在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更显得孤单渺小,体现了诗人理想破灭,孤寂抑郁的心情。
  【解析】1.考查词句赏析。
  本诗前两句的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诗人追溯历史,再也看不到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再展望来世,也看不到后世有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前一个“不见”表达了他对古代那些能做到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君主的仰慕之情。后一个“不见”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感慨与伤感。
  2.考查赏析。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意思是: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很明显,这里的“独”是孤独之意,作者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再联系作者自身遭遇,报国无门,满腹才华没有可用之机,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也可从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怆然”与“涕下”是对诗人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和悲愤。
  (21-22七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阅读《登幽州台歌》和《泊秦淮》,完成小题。
  【甲】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两首诗都用到了典故:【甲】诗题中有“幽州台”,【乙】诗句中有“后庭花",请分别说出典故的内容及其在诗中有何深意。
  4.这两首诗都属于怀古诗,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22-23七年级下•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下面对杜甫的《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出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三、四句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C.五、六句中“荡胸”和“决眦”将诗人目不转睛、极目仰望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D.七、八句表现诗人的登临决心和豪迈气概,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体现。
  6.“望”字可以解释为:①向远处看;②有名望的、受敬仰的。请结合古诗内容及作者情感说说对于诗题《望岳》中的“望”字,你更认可哪种解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