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330字。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在前半期的学习中,我们体验到不同地域的文化①、风景和人情:跟着随母亲省亲的“迅哥儿”,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跟着贺敬之的脚步,唱着富有陕北特色的“信天游②”,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吃着糜子、肩扛红旗的辉煌历程;跟着刘成章的脚步,我们欣赏了历史悠久的安塞腰鼓,感受到了陕北汉子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绊、容不得闭塞的一股劲。而刚劲激昂的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静穆的氛围立即变得热烈③;使tián(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这些民俗如星辰闪耀在中国民俗文化的星河中,无不令人戛然而止。我们也探寻到自然现象背后蕴含的一些科学道理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这预示着风雪载途的寒冬即将来临;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我们也追寻着先祖的步伐,来到了《诗经》的时代:我们在《关雎》中感受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在《蒹葭》中感叹主人公不畏险阻一再追寻、几度求索的执着。
  (1)(3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糜子         
  ②jī绊      
  ③冗杂          
  ④tián静      
  (2)(3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戛然而止
  B.销声匿迹
  C.风雪载途
  D.不可抗拒
  (3)(4分)文段中①﹣④处划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分)在描写静态景物时,我们可运用富有动感的词语或展开联想和想象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把静物写得鲜活灵动。请参照示例,再写一个使用化静为动手法的句子,句式不限。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3.(8分)阅读《经典常谈》,走进传统文化。
  (1)(4分)下列有关古典书籍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A.“‘四书’第七”提到“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前私塾入学都是从“四书”学起。
  B.《史记》《汉书》属于“经”,《周易》《尚书》属于“史”,《离骚》《九章》属于“子”,《墨子》《吕氏春秋》属于“集”。
  C.《诗经》也称“诗三百”,后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即所谓的“风、雅、须、赋、比、兴”。
  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播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2)(4分)阅读整本书时,需要运用多种读书方法,选择性阅读是其中一种。请以《经典常谈》为例,简要谈谈你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
  4.(8分)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中国诗词大会》陪着我们吟诵着千古绝句,体味着人间百态。中国诗词成为了炎黄子孙永远的精神家园。班上要开展以“古诗苑浸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2分)为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班长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营造活动氛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