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1480字。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尼斯•盖伯首次提出“全息”这一概念。此后,他又发明了全息技术。1971年,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技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三维物体表面散射光波的全部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行编码并存储在特殊介质中,再利用衍射原理,通过光束再现原始物体光波,为用户提供“栩栩如生”的视觉感受。根据成像原理及呈现效果的不同,全息技术可分为2D全息技术与3D全息技术。2D全息技术利用较为简单的反射、折射原理或视觉残留,制造可视角度有限的裸眼三维效果。3D全息技术是当前最接近于理想全息显示效果的技术,成像原理更为复杂,可让用户多角度浏览三维立体影像。
  全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光学全息阶段、数字全息阶段和计算全息阶段。第一阶段,从盖伯提出全息概念,到20世纪60年代初利斯和乌帕特尼克斯发明激光全息术,学界对光学全息的研究热度逐渐攀升。1967年,数字全息的概念被提出,全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人们的研究热情达到高峰。但受制于CCD光学设备及计算设备的不成熟,数字全息的研究随后陷入低谷。21世纪初期,随着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数字全息领域产生了计算全息这一分支。计算全息不依赖实物,而是使用计算机模拟物体光学分布制作全息图,可提供人眼所需要的全部三维信息,从而实现裸眼真三维显示。这一阶段,计算全息迅速成为热门研究话题,研究者们尝试突破算力、设备和算法的制约,向着最为理想的全息显示效果努力。
  当前,全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在文化领域,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馆等场所,利用全息技术展示历史文物、科学现象、艺术作品,提升展示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在传媒领域,传统媒体也积极尝试利用全息技术提升新闻作品的品质。2022年,“全息Al与5G远程融媒体运营平台”落地北京丰台,实现了“虚拟全息”三维场景与现实新闻报道的深度融合。在医疗领域,采用实时3D成像、精准手术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全息医疗方案,在阜外医院等医疗机构实施。在教育领域,全息智慧教育课桌赋能K12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全息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它还将被运用在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模拟战场等诸多领域。
  (取材于吴泽晖、杨本植等的文章)
  材料二
  全息通信是利用全息技术,捕获处于远程位置的人和周围物体的三维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全息数据,在终端处使用激光束投射,以全息图的方式投影出实时的动态立体影像,并能够实现交互的新型通信方式。
  全息通信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自然交互式体验和深入沉浸式体验。这项技术通过远程三维图像的实时捕捉、传输和展示,允许通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全息技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尼斯•盖伯在1971年发明该技术,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B.对三维物体全部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并再现为影像,效果真实。
  C.传统媒体尚未借助这项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
  D.采用实时3D成像、精准手术导航系统等技术的全息医疗方案已实施。
  2.根据材料一,对下图①-④处全息技术发展历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全息技术发展历程示意图
  A.①处“全息”概念被提出。
  B.②处属于光学全息阶段。
  C.③处“数字全息”概念被提出。
  D.④处计算全息的研究陷入低谷。
  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全息通信技术”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户通过全息通信技术进火山口历险时能感触到岩浆的灼热。
  B.用户通过全息通信技术可以“亲身”体验与李白同游长安。
  C.此项技术要求的小于1ms的端到端时延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D.此项技术使6G技术在带宽等方面的关键性能指标得到提升。
  4.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推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3D全息技术只可让用户以有限角度浏览三维立体影像。
  B.研究者们尝试突破技术制约,打造理想的全息显示效果。
  C.未来泛在智能网络可为全球任意地点提供高质量通信保障。
  D.与多项技术融合的全息通信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5.小丰同学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写了一段摘要,请你填写①-⑥处,将其补充完整。
  ① 概念于1947年出现,此后产生的全息技术可分为2D全息技术与3D全息技术,其发展经历了传统光学全息阶段、数字全息阶段和计算全息阶段。② 被广泛应用到文化、传媒、医疗、教育等领域。③ 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④ 可为用户提供高自然交互式体验和深入沉浸式体验。实现高质量全息通信需要大量前置技术及条 件,对⑤ 提出了极高要求,⑥ 为此提供了可能。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二翁
  舒之望江【1】,有富翁曰陈国瑞,以铁冶起家。尝为其母卜地,青乌之徒辐集,莫适其意。有建宁王生者,以术闻,延之逾年,始得吉于近村,村有张翁者业之。
  国瑞治家,未尝问有无,一以诿其子。王生乃与其子计所以得地,且曰:“陈氏卜葬,环数百里莫不闻,若以实言,则垄断取赀,未易厌也。”于是伪使其冶之隶,如张翁家,议圈豕,若以祷者,因眺其山木之美而誉之曰:“吾冶方乏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