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40字。
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刚柔并济,方为处世之道
①人生如行走在崎岖山路,时而需要迅疾如虎的勇猛,时而需要静谧似水的沉静。在这个充满分歧的复杂世界里,愚蠢的人或随声附合,或见异思迁;明智的人则能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真正的处世智慧,恰似饮一杯鲜露琼浆,既不可杞人忧天而畏首畏尾,也不能喜出望外至忘乎所以。
②进取是开创事业的基石。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没有这种特质。张骞面对西域的茫茫沙漠,以无畏之姿开辟丝绸之路;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在惊涛亥浪中展现中华气度。这种粗犷不是鲁莽,而是明知前路艰险仍勇往直前的魄力。在现实生活中,创业者也需这种粗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迹罕至处开辟新天地。
③但仅有进取之心远远不够,静谧沉思同样重要。王阳明在龙场驿的静谧中悟出“知行合一”;苏轼在赤壁的月色下参透人生真谛。这种静谧不是逃避,而是沉淀智慧的必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恬淡,实则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当世人被人声鼎沸裹挟,在名利场中翻来覆去时,唯有静谧能让心灵找到归宿。古人云"静以修身",正是提醒我们要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④刚柔并济才是最高境界。曾国藩既能“扎硬寨,打呆仗”,又会“吾日三省吾身”;李白既能豪迈地“_______________”,也会静静地“_______________”。这种“两栖”的智慧,使他们既避免自己的倜傥沦为轻浮,又防止严肃变成刻板。现代社会节奏飞快,更需要这种平衡——既积极进取创造价值,又保持内心宁静滋养心灵。
⑤处世之道,终究要在刚柔之间找到平衡点。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既有所作为,又守住本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境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淀(diàn) 静谧(mì) 分歧(qǐ)
B.愚蠢(yú) 粗犷(kuàng) 真谛(dì)
C.两栖(qī) 倜傥(tì) 鲁莽(lǔ)
D.开辟(bì) 崎岖(qí) 恬淡(t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声附合 见异思迁 精益求精
B.杞人忧天 鲜露琼浆 喜出望外
C.翻来覆去 忘乎所以 惊涛亥浪
D.人声鼎沸 人迹罕至 积极进取
3.对文中画线语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具有这种特质。
B.从古到今,成大事者无不没有这种特质。
C.古往今来的成大事者,无不没有这种特质。
D.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没有这种性质。
4.下面关于文中论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B.陶渊明,东晋文人,著有《桃花源记》。
C.“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它是一部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5.作为一鸣的同学,想帮他指出论据使用和论证分析上的问题时,下面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你的文章的确非常精彩,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B.你的文字很有功底,如果能在论据的选择和内容的分析上更恰当一些,一定会锦上添花。
C.你的文章驴唇不对马嘴,完全不知所云,还是另起炉灶,再写一篇吧!
D.这篇文章还需要我在论据和分析上帮你斧正一下。
6.结合语境,填入上面横线处最恰当的项是( )
A.仰天大笑出门去、对影成三人
B.一蓑烟雨任平生、月出于东山之上
C.小园香径独徘徊、独上高楼
D.落红不是无情物、春夜伤心坐画屏
二、名句名篇默写
7.按教材原文填空。
古诗词构筑了丰富的审美空间。“(1),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以苍劲的笔法写尽雄浑,“(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用简约的笔墨勾勒江行图景。“(3),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