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10字。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古丝绸之路绵①亘(A.gèng B.gèn)万里,延续千年,积②diàn(A.淀 B.绽)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互学互鉴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共建“一带一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甲(A.发扬 B.承载)丝路精神,虽然唤起人们对过往时代的美好记忆,但是激发出各国实现互联互通的极大热情。实践充分证明,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乙(A.执行 B.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从古丝绸之路和丝路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沿着历史的方向继续前进,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更好实现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丙。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2日第01版)
(1)根据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文中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丙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语句。
出处 技巧 句子 意境
李贺《雁门太守行》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色彩浓烈。 (1) ,
。 战斗惨烈悲壮,战场肃穆苍凉。
杜牧《赤壁》 运用典故,委婉含蓄。 (2) ,
。 不以成败论英雄,隐含着生不逢时的不平。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排比修辞,角度全面。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一个人想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及生活等各方面经受磨难,所谓逆境出人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运用对偶修辞,蕴含哲理。 (4) ,江春入旧年。 描写景物,抒发时间易逝的慨叹,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