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70字。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0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每句1分)
  (1)蒹葭萋萋,______。(《诗经??秦风》)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杜甫的《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依旧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坚守理想的心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中华古诗词典jí   ①   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   甲   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中华古典诗词展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是精神源流中最富思想力量的一脉。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   乙   的,失落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华古典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近的方式潜   ②   流在我们的血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涵养博大的内心情怀、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构筑坚定的精神根基。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分)
  A.籍 qiǎn B.籍 qián C.藉 qiǎn D.藉 qián
  (2)请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甲、乙处(    )(2分)
  A.传递 苍白无力 B.传递 软弱无力
  C.传承 苍白无力 D.传承 软弱无力
  (3)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中华古典诗词展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______(2分)
  (4)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采用______修辞,“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涵养博大的内心情怀、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构筑坚定的精神根基”采用______修辞。(2分)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姓名)编纂的。(1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学半(学,教导。) B.讲信修睦(修,培养。)
  C.故人不独亲其亲(亲,父母) D.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虽有嘉肴》中,开篇先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B.《虽有嘉肴》中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C.两文都用到对偶句进行论述,使语言整齐有力,造成铺排效果,增强文章气势。
  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重要方面。
  6.出自《虽有嘉肴》的成语是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2分)
  7.请具体说说【链接材料】的内容和“大同”社会的相似之处。(3分)
  【链接材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桃花源记》)
  (乙)(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①,休为人峭直②,不干③荣利。及为相,甚允④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课疏已至。上掺⑤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