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60字。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统编版(2024)期末达标测试卷B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10分)
文学从地理开始。东北□一个地域概念,□一个生态区位概念。作家李青松的新作“看得见的东北”,用一个个故事,将读者的视线带到了东北林区。以真挚bǎo满的情感,野性而温暖的笔触,全面甲(显现/呈现)了东北林区的历史与文化,荣耀与辉煌,困惑与迷茫,挣扎与新生。生态是最应该尊重的文化。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文化、敬畏文化。文明社会的(进步/前进)和发明创造都来源于自然,所有艺术的生成也都源于自然。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字注音。(1分)
(1)bǎo满( )
(2)挣扎( )
2.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在甲、乙两处横线上。(1分)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方格内填入适合语境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是……也是 B.不是……而是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5.宣传册制作完毕后,校团委委托小语拟写一则通知,告知各班到图书馆领取。但这则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有不妥之处,请你帮他修改。(2分)
通知
各班班长:
为了弘扬爱国精神,校团委精心为大家设计了“天下国家”宣传册,请各班班长于4月15日上午第三节大课间领取。
2024年4月13日
校团委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探究古诗文里的家国情怀,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7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同时与家和国紧密相连。龚自珍虽然辞官还乡,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落红不是无情物,(1)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远赴边塞的岑参用“马上相逢无纸笔,(2)___________”(《逢入京使》)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事关家国,花木兰代父从军,向父亲尽孝的同时,也完成了报效国家的使命,其中“(3)___________,(4)___________”(《木兰诗》)两句在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的同时,也展现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安石锐意改革,有着“不畏浮云遮望眼,(5)___________”(《登飞来峰》)的远大政治抱负;陈子昂登楼远眺,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孤独和苦闷:“(6)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刘禹锡身为居室的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轻松自在,两耳清净,“无丝竹之乱耳,(7)___________”(《陋室铭》),也让我们感受到身居陋室的雅趣。
班级社团开展了“孝亲敬老”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8分)
7.活动宣传中,一则公益广告标语“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获得了社员们的共同点赞。请探究它获赞的原因。(2分)
备注:齐家,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8.“忠孝”是许多民间楹联的传统主题。小文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