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640字。

  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五个部分,15个小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近日,学校开展“漫溯旧日时光,细品今朝风貌,汲取精神滋养”主题活动,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一、漫溯寻踪(17分)
  学校收集资料准备制作汇报幻灯片,让我们一起来完成。
  幻灯片一: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跟着文物漫溯旧时光,我们能窥探到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意趣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绚làn①    璀璨。同时我们也能古为今用,积diàn②      学识与涵养,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添砖加瓦。时光无言,它们终将跨越千年长河,抖落满身风尘站在我们面前。
  1. 补全【幻灯片一】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漫溯(        )A.sù    B.shuò    ②添砖加瓦(        ) A.tiē    B.tiān
  2. 根据幻灯片回答问题。
  幻灯片二:
  《说文解字》:“戈,平头戟也。”“戈”代指战争,成语“金戈铁马”沿用至今。
  汉代后,戟的功用发生了变化。《后汉书》记载“列戟十二”为诸侯仪制,唐代三品以上官员可立戟于门。
  (1)请根据“戟”的字形特点和材料,认识“戟”的功用变化,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
  A.“戟”的字形在早期是由一块肉和一柄戈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可见它一开始应该是古时候人们制作肉类的工具。
  B.到了汉代,“戟”的功用发生变化。从“列戟十二”可见,它演变为一种仪仗用具,成为了表示身份等级的象征。
  (2)请完成【幻灯片三】中诗词梳理填空。
  (1)【理•句】按要求填写诗句。
  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⑥______
  (3)根据【幻灯片四】完成下面两题。
  幻灯片四:文物里的青铜文化
  材料一:
  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分为兵器、酒器、乐器等。相传后稷创立周人祭祀的传统,依据青铜器数量多少来“明贵贱、辨等列”,是古代人身份和等级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
  商周的礼乐制度
  “器以藏礼,文以植根”。相传商周时的礼乐制通过“礼”强调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同时又以“乐”的音乐形式,使人们的情感得以表达和调节,促进社会和谐。 鼓钟
  诗经•小雅
  鼓钟①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注释】①钟:一种青铜乐器,一般用于祭祀、战争等重大场合
  ①请联系诗歌内容,判断《鼓钟》诗里“将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材料和注释,分析钟鼓这一青铜器在诗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
  A.青铜钟鼓浑厚的乐声营造出了一种宏大而喜悦的氛围感。
  B.只有在祭祀等重大场合出现的乐器钟鼓,代表了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诗人对权力的渴望。
  C.钟鼓与后文的琴瑟等相呼应,这是一场贵族间的交响音乐会,是诗人身份地位的体现。
  D.钟鼓作为一种青铜乐器,体现了庄重典雅的音乐风格,寄寓作者高洁美好的情思。
  探究小结:文物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它能够表达内心最纯挚的感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绚烂(xuàn làn):光彩鲜明耀眼,形容事物色彩华丽、灿烂。
  积淀(jī diàn):积累沉淀(多指文化、经验、知识等),也指积累沉淀的事物。
  (2)漫溯(màn sù):慢慢逆流而上(常形容思绪、时光等回溯)。故选A。
  添砖加瓦(tiān zhuān jiā wǎ):比喻为事业、工程等贡献力量,做辅助性工作。故选B。
  二、疾行觅法(18分)
  第一版块:技术修复,让古迹“重焕新生”
  ①主持人小宁: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是我们与过去对话的桥梁;而AI,作为当今科技的前沿,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邀请了数位专家和Deepseek作为嘉宾,来参加我们的线上交流沙龙,看数字技术如何让文物“重焕新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