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60字。
文言文阅读
(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阅读下面选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①,灌之溉之,蓬蓬如偃②盖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③岫岭④之间,干⑤青云,凌碧霄,矫矫⑥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如何也? 嘻! 士君子之失身⑦于人,亦犹是尔。
(王晫《松喻》)
【注】①节:树木枝干交接处。②偃(yǎn)盖:车盖或伞盖。③夫(fú):代词, 那些。④岫(xiù)岭:山峰。⑤干:冲。⑥矫矫:威武的样子。⑦失身:失节。
1.请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整。
字词 出处 方法 释义
盎 有人移之盆盎 据形索义:“盎”(àng)是形声字,形旁是“皿” (1)推测“盎”的意思与 关
凌 凌碧霄 语境推测:①冰凌。②侵犯,欺压。③杂乱,交错。④升,登上。 (2)(填序号)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士君子之失身于人,亦犹是尔。
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
4.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对课内外文言中的草木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②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③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④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⑤之君子。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⑥抱材⑦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节选自刘基《尚节亭记》,有删改)
5.请将文言文知识清单补充完整。
(1)积累实词
①蕃:① 。
②鲜:② 。
③宜:③ 。
④柯:树枝。
⑤夺:④ ,《<论语>十二章》“三军可夺帅也”的“夺”也是此义。
⑥中立:黄中立。他因赞赏竹有节而修建尚节亭,刘基看到后很喜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