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20字。
遵义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8页,共24小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红色遵义,山水灵秀,美不胜收。旖旎的自然风光美得纯cuì ① ,让人陶醉。
俯kàn ② 黔北大地,巍峨屹立的大娄山如倔强刚毅的男子,蜿蜒流淌的赤水河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凝望,彼此依托,相得yì zhāng ③ 孕育了情感炽热,品格坚韧的遵义人。
遵义人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涵养出了不拘泥,不流俗,哗众取宠,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面对困难阻碍,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所畏惧。面对新的挑战,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用智慧与汗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谱写新的华章。
1. 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不胜收 B. 孕育 C. 熏陶 D. 哗众取宠
【答案】1. ①粹 ②瞰 ③益彰 2.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纯粹,chún cuì,常用来形容事物纯净、无杂质。
②俯瞰,fǔ kàn,从高处往下看,“俯瞰”是常用词,对应“从高处看黔北大地”的情境。
③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固定成语,指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文段中用来形容遵义山水灵秀的自然风光,符合语境;
B.孕育:本意是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文中说大娄山和赤水河相互作用,酝酿出遵义人的品质,契合语义;
C.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遵义人受红色文化长期影响,用“熏陶”合理;
D.哗众取宠:是指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含贬义。而文段要体现遵义人积极正面的精神品质,该词与语境不符;
故选D。
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⑤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⑥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____上还响着脚步声。(贺敬之《回延安》)
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被贬归来感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钱塘湖春行》中,展现花草欣欣向荣趋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③. 峰峦如聚 ④. 英雄末路当磨折 ⑤. 沿溯阻绝 ⑥. 脑畔 ⑦.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⑧.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⑨.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⑩.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峦、聚、溯、畔、赋、翻、莺、暖、燕、啄。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 为举人。
B. 《左传》,即《左氏春秋》,法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C. 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诗集《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 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三体》《新疆域》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而非法家著作。
C.《干校六记》为散文集,非诗集,选项中“诗集”归类错误。
D.阿西莫夫为美国科普作家,并非英国。《三体》为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与阿西莫夫无关。
故选A。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5. 下列情节最能体现扶危济困,展现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