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80字。
贵州省遵义市两城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翻开语文课本,开启了一段文学之旅。我们在民俗画卷中,与迅哥儿一起来到偏pì①的平桥村,在jiǎo②洁的月光下看社戏;跟随刘成章的脚步,观看让人大彻大悟的安塞腰鼓表演,当zhèn hàn③人心的鼓声戛然而止时,一声渺远的鸡啼仍回响在我们耳畔;跟随吴伯箫暖融融的灯笼火光,畅想烈火燎原的盛况,感受一盏灯笼中蕴含的人情世故。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① ② ③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彻大悟
B.戛然而止
C.渺远
D.人情世故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树梢树枝树根根,。(贺敬之《回延安》)
②微君之故,?(《式微》)
③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⑤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子衿》)
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句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他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谪到永州所作。
C.古人对年龄的很多称呼,大多与头发有关,比如:“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小孩。
D.《诗经》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5.建立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为我们厚植传统文化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和支架。下面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书分十三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
B.读《〈说文解字〉第一》可以了解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比如:“武”是形声字,“钱”是会意字。
C.读《经典常谈》不要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书籍卷数”等,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等,要“因这本书,去接触古书”。
D.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使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比如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应该选择阅读《辞赋第十一》。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6.小西阅读《经典常谈》时,选择了《〈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希望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