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80字。

  202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豫州少年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小豫邀请你一起参加。
  【读万卷】
  1. 行走之路从读万卷书开始。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需要用到下面这段文字,其中有些内容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河南的书香氛围,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浓厚。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档案静卧展柜,qì   ①   今三千年的卜辞刻痕,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初啼;开封古籍馆内,匠人轻抚残卷,以针尖雕zhuó   ②   时光,让破损的文字重获新生。街头巷尾的“甲骨文书房”悄然伫立,木纹长案与暖黄台灯织就静谧空间,孩童翻阅《诗经》,老者品读《史记》——墨香浸润的不仅是书页,更是一城一脉的精神脊梁。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①档案(     )    ②悄然(     )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qì__________今    ②雕zhuó__________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档案,dàng àn ,分类保存的文件、材料等。
  悄然,qiǎo rán ,形容寂静无声。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迄今,qì jīn ,到现在。
  【禾下梦】
  2. 河南是农业大省,有自己的禾下梦。下面文字缺少内容,请帮助小豫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河南,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摇篮。①_________________,从裴李岗文化的原始农具到汉代铁犁牛耕,无不诉说着农耕智慧的传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为何能稳坐“中国粮仓”的宝座?②_________________。这里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热同期,构成了粮食生长的“黄金种植带”,全年粮食产量占全国近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1/4以上。
  【禾下梦】
  2. 河南是农业大省,有自己的禾下梦。下面文字缺少内容,请帮助小豫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河南,是中国农业文明的摇篮。①_________________,从裴李岗文化的原始农具到汉代铁犁牛耕,无不诉说着农耕智慧的传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为何能稳坐“中国粮仓”的宝座?②_________________。这里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热同期,构成了粮食生长的“黄金种植带”,全年粮食产量占全国近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1/4以上。
  【行万里】
  3. 行走河南,每步皆是诗韵。请帮助小豫补全空缺处的古诗文名句。
  行走河南,俯仰之间皆与诗相逢。嵩山清晨,恰似“①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雪色点亮峰峦;信阳村落,宛如“②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画卷豁然舒展;新乡南太行,恍若“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的悠然漫染田园;郾城故地,遥想“羌管悠悠霜满地,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戍边愁思;南阳卧龙岗,追忆“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临危受命的忠义。这片土地,诗与山河共老。
  【览盛景】
  4. 游览河南,处处皆盛景。“五一”小长假,河南旅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材料一:
  材料二:
  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直是其旅游的招牌。根据携程数据,“五一”期间,清明上河园和龙门石窟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此外,如开封博物馆、洛阳白马寺等,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成为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新选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