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970字。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卷
2025.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3分)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我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戏剧”活动开始了。
1. 下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戏剧的介绍,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甲】
河北梆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二百多年以来,河北梆子在燕赵大地上传唱不息,(yǎn yì)着人生百态、时代变迁。其唱腔质朴健朗、粗犷豪放。 ① (聆听/倾听)穿越时空的乡音,可以感受河北梆子的传承与绽放。
【乙】
唐山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皮影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雕刻精美、色彩丰富和生动表演,广受观众喜爱。自古以来,皮影戏不仅是供人(yú lè)的艺术形式,更是传承和 ② (弘扬/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双手舞动人生百态 A ,寸签挑活历史千年 B ”准确概括了唐山皮影戏的突出表演艺术特征,上联直指艺人操纵技法,暗喻悬丝操控的本质;下联强调竹签摆弄的动态美感,暗含历史长河的浓缩,展现大千世界的智慧。正可谓一道幕布隔出两个世界,台前悲喜故事,异彩纷呈;幕后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ǎn yì)______ ②(yú lè)______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体(zài) 默契(qì) B. 载体(zài) 默契(qiè)
C. 载体(zǎi) 默契(qì) D. 载体(zǎi) 默契(qiè)
(3)从甲、乙文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①②横线处。
①______ ②______
(4)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不一致,读起来不流畅,请修改。
(5)根据对联常识,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补充在乙文段A、B横线处,组成一副对联。
幕后 话沧桑 牵丝线 台前
【答案】(1) ①. 演绎 ②. 娱乐 (2)A
(3) ①. 聆听 ②. 弘扬
(4)精美 雕刻、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表演(或:雕刻精美、色彩丰富和表演生动)
(5)A:幕后牵丝线 B:台前话沧桑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演绎:yǎn yì,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也指铺陈发挥或展现、表现,如演绎故事、演绎时尚潮流等。
娱乐:yú lè,使人快乐,或指使人快乐的活动,如娱乐节目、娱乐场所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载体:zài tǐ,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指某种物质作为媒介来承载另一种物质,如细胞膜是物质运输的载体。
默契:mò qì,指双方没有明文规定或口头说明,却彼此心意相通、配合协调的一种无声的了解。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①“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带有尊重和沉浸的意味,如“聆听音乐”“聆听教诲”;“倾听”侧重细心听取(多指声音或话语),如“倾听心声”。语境中搭配“穿越时空的乡音”(河北梆子唱腔),强调对传统艺术的庄重感受,用“聆听”更贴合对艺术的尊重与沉浸感。
②“弘扬”指发扬光大(文化、精神等),侧重让优秀事物在更大范围传播并提升影响力,如“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指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侧重内部传承与发展,如“发扬民主”。语境中强调皮影戏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需突出对文化的推广与光大,用“弘扬”更能体现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
三个短语结构不一致,“雕刻精美”“色彩丰富”是主谓结构,“生动表演”是偏正结构,需统一为偏正结构或主谓结构。
统一为主谓结构:把“生动表演”变成主谓短语“表演生动”。
统一为偏正结构:把“雕刻精美”“色彩丰富”变成偏正短语“精美的雕刻”“丰富的色彩”,把“生动表演”变成“生动的表演”,让表述更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