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车 行 教 案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菅广凯
(E-mailyoursk0321@sina.com)
【教学目标】
1.领会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2.熟读成诵,体会作者激越、深沉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诗歌结构、内容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培养分析、鉴赏能力,提高文学审美意识与水平。
【教学设想】
口语化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因而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思想性也不难把握,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通过联想和再造想象,置身于作者创造的情境、意境当中,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不断提高其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战争总有胜负之分,但对于交战者而言,无论胜负,其情都是残酷的,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今天,就让我们追溯历史,定格在唐朝,关注一下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兵车行》中是怎样抒写因战争而带给百姓的生离死别、凄凄惨惨吧!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学生回顾)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
2.解题、背景简介:(指名朗读文下注释)
三、目标投放:(课件投映)
四、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2.录音范读:欣赏基调、情感
3.自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体会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