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30字。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学业水平评估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1~3题 12分)
班级开展“君子与君子文化”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 下面是本次探究活动搜集的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君子”一词早在殷周时期已频繁使用。《论语》全书20篇,每一篇都以若干段落从不同方面对君子人格不断刻画,反复雕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一方面勾勒君子的形貌,quán shì君子的品格【甲】________另一方面又指出君子是一种可望可即【乙】________可学可做的正面人格形象。君子所具有的崇尚道义、好学上进、文质bīn bīn等品格,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君子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对中华民族理想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君子文化不仅见于典籍,而且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等至今仍活跃于人们口头,影响着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这足以说明人们日常言行对君子文化有熏陶作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quán shì____________ ②文质bīn bīn____________
(2)在【甲】【乙】两个划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提出修改建议。
2. 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填入上下联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历代①________________修身报国丹心②________________
下联:今朝青年③________________热血④________________
A. ①君子 ②昭日月 ③敬业兴邦 ④写春秋
B. ①文化 ②写春秋 ③弘扬精神 ④昭日月
C. ①君子 ②写春秋 ③敬业兴邦 ④昭日月
D. ①文化 ②昭日月 ③弘扬精神 ④写春秋
3. 请你围绕“君子文化”,用上“传承”“践行”“时代”三个词,在文段结尾处补写一句话。(不少于25个字)
【解析】
【1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字形。
诠释,quán shì,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也指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还可指对某事的讲解、证明。
文质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原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②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第二部分(4~19题 58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10分)
4. 探究诗歌中的意象——“月”,补全下列诗句。
“月”照古人,思接千载
寄托祝福
圆月寄情,“(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藏着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与祝愿
明月相伴,“我寄愁心与明月,(2)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传达了李白对友人的关心。
抒怀壮志
老当益壮,苏轼立下杀敌报国的壮志:“(3)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凯旋奋发,曹操吐露建功立业的雄心:“(4)____________,若出其中。”(《观沧海》)
孤寂心境 凄冷的月光传达了李商隐哀切的思念:“晓镜但愁云鬓改,(5)____________。”(《无题》)
弯弯的月形撩动了李煜寂寞的心绪:“月如钩,(6)____________。”(《相见欢》)
闲情雅致 春社热闹,“(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表达了陆游的悠闲惬意,抒发了对农村风土的向往。
学习小贴士
“月”是诗歌文化中重要的意象,阅读时我们不必死记硬背,而应学思结合,善于总结,正如《论语》所说:“(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