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260字。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名著阅读是一种高质量的“爱的教育”
  记者:高一的学生,一般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给这个年纪的读者讲《红楼梦》,会与给成年人讲解有所不同吗?
  俞晓红: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应该低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曾有学者表达过这样的顾虑:对高一的学生讲整本《红楼梦》,“宝黛爱情”要不要讲?我说,为什么不讲啊,如果没有宝黛爱情,就没有《红楼梦》了。我是初二就开始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我没有受到什么负面的影响。而且,我认为,当学生真正读懂了“宝黛爱情”,反而能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高级的精神境界,是为对方着想的真爱。所以名著阅读就是一种高质量的“爱的教育”。我这么一说,这位学者就很释然。
  记者:浸润在《红楼梦》里近50年,您觉得自己的人生吸收了哪些营养?或者说,您阅读《红楼梦》,最深的感触有哪些?
  俞晓红:不同年龄段的人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中学时代主要是关注青春生命,也包含爱情在内,为林黛玉哭。到了大学,正好受到中文系的专业教育,开始有自己的一些学术思考。《红楼梦》是两百多年前的作品,但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是超前的。所以很多精神,我们在这个时代都能够深深地体会到。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是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从中获得精神支撑,或者受到一些启示。后来我从事高校行政工作,当过教学副院长,会遇到很多管理方面的事情。这个时候,王熙凤、贾探春的一些管理理念给我一些启发。我就会想,这个事情如果她们遇到,会怎么处理?《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但里面有很多的哲学思考。我记得,资深红学家、学者蔡义江先生有一次在会议上说,他每读一次《葬花吟》,就要哭一次。当时他都70多岁了。我就在想,一个男性学者在这么大年龄时,读到《葬花吟》为什么还会哭呢?应该不只是因为沉浸在诗作带来的感伤中,而是《葬花吟》促发了他的哲学思考。这是一首赞美青春生命的诗,是生命的赞歌,它有哲学的层次。
  【注】俞晓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红楼梦》50余载,著有《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等多部红学专著,本文系俞教授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的记录。
  (摘编自《<红楼梦>是值得用生命去阅读的书》)
  材料二:
  不止一位年轻人对我抱怨说,翻开《红楼梦》,故事没开始,人物倒先看到一大堆,实在有些头晕。当然,作者为了避免读者发晕,其实已经努力调动了一些策略——在第二回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把主要  人物关系作了基本梳理。但因为这样的梳理故事性不强,所以未必能提高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小说中频繁出现的诗词曲赋,也常常对读者的理解构成障碍。最初接触《红楼梦》,不少人会感觉这些韵文的插入,打断了情节的发展,这也是妨碍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之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要不要给高一学生讲《红楼梦》这一问题,俞晓红教授认为讲《红楼梦》与年龄无关。
  B.读《红楼梦》会随着年龄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阅读倾向和阅读感受,也会收获不同的启示。
  C.让冷子兴与贾雨村对谈人物关系,这样处理能让青年读者提高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D.探春坚决执行礼仪,堪称典范,她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要塑造的理想人物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懂了爱情就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高级的精神境界,因此名著阅读就是一种“爱的教育”。
  B.作者认为,蔡义江先生每次读《葬花吟》依然落泪,是因为在伤感中还促发了他的哲学思考。
  C.能否应对时代的问题,是一部作品是否伟大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红楼梦》即是如此。
  D.能让心灵投到一个怎样的世界,放到怎样的平台来思考,这是对读者阅读的考验和挑战。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加点的关于《红楼梦》的“结构化设计”特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神话开篇,顽石被弃于青埂峰下,后由僧道携入红尘,经历人间的悲欢离合,最终又回归青埂峰下,形成“出发一历劫一回归”的闭环结构。
  B.《红楼梦》人物通过血缘、情感、主仆等多重关系连接,以贾宝玉为中心,向上连接贾母、王夫人等长辈,横向连接黛玉、宝钗等同辈,向下连接袭人、晴雯等丫鬟。
  C.《红楼梦》采取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叙事,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同时交织贾元妃、僧道、贾雨村等人与贾府的联系等多条支线。
  D.《红楼梦》中存在大量的诗词曲赋,体式上包括诗、词、曲、辞赋、歌谣、对联、匾额、偈、谚、谏文、骈文、赞文、书启、灯谜、酒令等等,形形式式,无所不包。
  4.材料二中对于阅读《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作者詹丹持什么观点?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4分)
  5.晚清张之洞曾言:“若读书不得要领,便如同劳而无功的耕耘,难以获得真正的收获与成长。”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需要抓住哪些要领?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奴隶的母亲(节选)①
  柔石
  妇人是一天天地黄瘦了。
  没有精采的光芒在她的眼睛里起来,而讥笑与冷骂的声音又充塞在她的耳内了。她是时常记念着她的春宝的病的,探听着有没有从她的本乡来的朋友,也探听着有没有向她的本乡去的便客,她很想得到一个关于“春宝的身体已复原”的消息,可是消息总没有;她也想借两元钱或买些糖果去,方便的客人又没有,她不时地抱着秋宝在门首过去一些的大路边,眼睛望着来和去的路。这种情形却很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