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2张,教案约199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初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故乡
教学目标
1. 默读全文,梳理文章情节,感知主要内容。
2. 通过变化的环境描写,探究作者心中的愿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并探究作者心中的愿想。
教学难点:
1.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并探究作者心中的愿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自古以来,故乡就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字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余光中笔下的江南都是那么的诗意和美好。但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我”冒着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后,却感到“非常的悲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跟随鲁迅的脚步,走进故乡,一起感受小说独特的魅力。
二、读懂小说
(一)学习任务一:知晓三个要素
在908班教室,同学们正在开展 “如何读懂一篇小说”的主题探讨活动。 请你根据所学课文《驿路梨花》,以“读懂一篇小说,我觉得应该了解小说的 ”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
【材料补充】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定义告诉我们:读懂一篇小说,需要了解它的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二)学习任务二:读懂一个情节
请大家浏览全文,找到文章的线索,并划分段落,梳理情节。(停顿)
从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小说是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
作者按照“回故乡(1-5)——在故乡(6-77)——离故乡(78-88)”的思路展开,重点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三)学习任务三:分析两种环境
【问】文章课题是《故乡》,那么文章中究竟出现了几个故乡呢?分别表现了哪些不同的场景呢?
现实中的故乡(2段)
回忆中的故乡(12段)
理想中的故乡(88段)
【问】三个故乡的场景让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你根据已有的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方法,在作者描绘的故乡画面旁边进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