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90字。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千米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厘米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实现,人们很难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进行自然选择和进化方面的研究。然而“达尔文雀”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最好范例。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
材料二:
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
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受到了有关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分类研究结论的启发。
B. 达尔文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最佳范例,在于其种群分布环境隔离及种间喙部区别的直观性。
C. 《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一书主要阐述了达尔文雀在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的有关结论。
D. 目前科学家使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进行研究,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达尔文雀在体形和羽毛颜色上存有相似的特征,但它们并非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种。
B. 如果达尔文雀的喙部形状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就可直接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
C. 曾有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拉克的研究受其影响。
D. 拉克关于达尔文雀研究前后观点的骤然转变,恰巧说明生物研究是长期开放性工作。
3.材料二标题为“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下列选项不属于“传奇”的一项是(______)
A. 一个研究团队在荒岛坚守42年进行长期研究。
B. 历经百年探索达尔文雀仍有未解之谜有待发现。
C. 研究工具随时代发展从猎枪发展到基因组技术。
D. 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资料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4.拉克的新书《达尔文雀》给出了哪些结论?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5.综观“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其中蕴含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