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9780字。

  2025年春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融合强农”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值突破32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5%,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融合强农,核心是通过产业跨界、技术渗透、城乡联动,推动农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价值”转型,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产业结构优起来、农民钱包鼓起来。
  政策引领是融合强农的根本保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财政扶持、用地保障到金融创新,构建了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例如,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融合业态。各地还探索“农业+”模式:浙江“千万工程”将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结合,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超2000亿元,带动500万农民就业;河南推进“智慧农业+冷链物流”,建成1200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这些实践证明,政策“组合拳”能有效破除产业融合的制度壁垒,释放农村发展潜力。
  科技赋能是融合强农的关键动力。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江苏无锡的“数字稻田”通过5G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无人机植保效率提升3倍以上;四川成都打造“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平台,让汶川车厘子、蒲江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溢价率达30%。更重要的是,科技推动农业与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陕西杨凌的“农业科技文旅”项目,将农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与乡村旅游结合,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广东梅州利用大数据开发“客都米”品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营销,使传统稻米产业附加值提升50%。科技不仅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场景,更催生了“农业+”的无限可能。
  利益共享是融合强农的核心目标。融合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农民增收上。各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模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山东寿光的蔬菜全产业链中,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产品直销等方式,人均年增收1.2万元;湖南十八洞村发展“猕猴桃种植+乡村旅游”,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1万元增至2024年的8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此外,融合发展还吸引了人才回流: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超过1200万人,他们带着技术、资金和理念回乡,创办了150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成为融合强农的“生力军”。
  (摘编自韩长赋《以融合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材料二:
  当前,我国“融合强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深层挑战。从产业层面看,部分地区融合业态停留在初级阶段,比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68%,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水平,精深加工不足导致附加值提升有限;从要素层面看,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配置效率仍需提高,特别是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融合深度;从区域层面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
  1. 下列关于“融合强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融合强农”通过产业跨界、技术渗透等方式,推动农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价值转型,是乡村振兴 重要路径。
  B. 2024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值突破32万亿元,说明融合发展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C. 政策引领为融合强农提供根本保障,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和各地“农业+”模式探索均体现了这一点。
  D. 融合强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利益共享,让农民通过多种模式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提升获得感。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浙江“千万工程”和河南“智慧农业+冷链物流”案例,说明政策支持能直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B. 陕西杨凌的“农业科技文旅”项目和广东梅州的新媒体营销,体现了科技对传统农业的颠覆性改造。
  C. 山东寿光和湖南十八洞村的实践表明,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D. 黑龙江建设产业集群和浙江丽水践行“两山”理念,均证明生态融合是破解当前挑战的唯一路径。
  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系统融合”理念的一项是(   )
  A. 某县单独引进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问题。
  B. 某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农村集体土地入市交易。
  C. 某村发展单一的草莓种植产业,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
  D. 某镇投资建设大型养殖场,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及初级加工。
  4.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我国推进“融合强农”的主要措施。
  5.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请从“科技赋能”与“利益共享”两个角度对下面链接材料的案例进行简要点评。
  链接材料: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依托蜜橘种植,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果园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土壤墒情,实现精准施肥灌溉,蜜橘产量提升20%、优质果率达85%;搭建“夷陵蜜橘”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产地直供等模式,将蜜橘附加值提升40%;成立蜜橘产业协会,组织农户以土地和技术入股,实行“统一技术服务+保底收购+销售利润分成”,202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较融合前增长50%,达2.6万元。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紧扣“融合强农”主题,逻辑清晰。材料一从政策、科技、利益共享阐述发展路径,以各地实践凸显成效;材料二直面挑战,提出系统融合、生态融合理念,点明发展方向。二者互为补充,既展现成绩又揭示问题,为推进“融合强农”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对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主要途径”错误,材料一第①段提到融合产值“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激活乡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就算是在鬼都不过路的荒野里,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
  锁倒是又大又沉,锃光四射,挂锁的门扣却是拧在门框上的一截旧铁丝。
  我妈锁了门,发动摩托车,回头吩咐:“赛虎看家。丑丑看地。鸡好好下蛋。”然后绝尘而去。
  被关了禁闭的赛虎把狗嘴挤出门缝,冲她的背影愤怒大喊。丑丑兴奋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