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700字。
江西省新余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情绪调节成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减少消极情绪的体验。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减少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后来的研究者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因而其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借用压力和应对研究的传统,研究者针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规律性和复杂性,提出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比较有影响的有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个体通过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就可以减轻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一种是以情绪为中心——个体为了减轻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
具体哪种应对类型有助于心理健康呢?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对依恋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应对情绪情境,原因是安全型依恋个体对外界具有较高的控制感。而且,研究还发现,感知应对类型是依恋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对自己情绪应对类型的感知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事实上,当感知到情绪情境可控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应对,可以直接解除刺激对情绪的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而当感知到情绪情境不可控制时,以情绪为中心应对,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认识或行为来减轻情境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尽管情绪调节理论借用压力和应对研究的传统有其精神分析的根源,但是,它的适应性、有意识的主动应对情境与精神分析有根本区别,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把情绪调节的注意力从个体的人格变量转移到所面临的情境变量。但其主要关注的仍是情绪调节对诸如焦虑、抑郁等个体内部心理问题的影响,对个体情绪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摘编自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
材料二: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由于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所以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也常常被译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这是因为其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艾利斯于1955年创立理性治疗,1961年将之改为理性情绪疗法,1993年又将理性情绪疗法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什么会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中,问题中心策略更适用于可控情境。
B.安全型依恋个体倾向于采用问题中心策略,与其对外界的高控制感有关。
C.个体多以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情绪压力,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导致
焦虑。
D.情绪调节理论虽源于精神分析,但在应对方式上与后者有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ABC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BC理论与新行为主义相对应,诱发事件对应刺激,认知对应机体,结果对应反应。
B.疗法名称的演变反映了艾利斯对认知、行为、情绪关联性的强调。
C.如果人们改变对同一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那么其情绪体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D.当情绪产生困扰时,不应过分关注诱发事件,因为诱发事件与情绪的产生没有关系。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种理论都认为消极情绪必须完全消除才能实现心理健康。
B.材料一用“一种是…一种是……”的句式具体介绍了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分类清晰,便于
读者构建清晰认知。
C.材料二运用“为什么会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设问,引出艾利斯和国内业界对于该疗法命
名演变的解释。
D.材料二介绍的ABC理论与材料一中的“以情绪为中心”有相通之处,这说明“以情绪为中心”
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精神分析理论和情绪调节理论的区别。(4分)
5.在班级小组活动中,小敏被大家选为组长,负责统筹、发言,但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对这项任务感到焦虑。请你从材料中选择一种相关理论,帮助她调节情绪。(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等
迟子建
风把屋檐下已经干枯了的艾蒿吹下来了。它从窗前划过,就像一条灵巧的腿,轻快地跳过一格一格的窗棂。这艾蒿是端午节时妈妈插上去的,说是辟邪。
姐姐在灶上做饭,我蹲在灶前用炉钩子调理火,算是个小小司火女神。弟弟呢,他在后屋逗着笼中的鸟,他叫嚷得比鸟还欢实。姐姐一会儿嫌我把火捅得太大了,一会儿又嫌我没有把火挑旺。也不怪她发牢骚,锅里炒着的菜本应该用旺火的时候,我却把柴火往灶口撤了撤,锅底的火就蔫蔫巴巴了。而她煮苞米面粥急需文火的时候,咳,我把火势弄得蓬蓬勃勃的,比除夕夜的焰火还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