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20字。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考生注意:全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慈利县历史悠久,民风chún① 朴。近代以来,更是文风炽② 盛,人才辈出。慈姑大地哺育过无数英雄豪杰和名人志士,革命先驱袁任远、湘西舍命王姜斌、民族英雄孙开华、“两弹一星”院士陈能宽等都诞生于这一方热土。
初夏时节,草木肆意生长,鲜花尽情开放。闲xiá③ 之时,与慈利之美不期而遇。琵琶洲生态公园草木葱茏,澧水河畔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它们不仅孕育了独特深厚的湘西文化,还勾勒出一幅且深且阔的水韵湘慈图卷。同时,慈利文化底蕴深厚,“板板龙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推动传统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点睛之笔,我们要让慈利千载④ 文化长卷展现时代风采。
1.根据拼音写出①③处的汉字,写出②④处加点字的读音。(4分)
① ③ ② ④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后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3.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华文化视读书为立身之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箴言如明灯,指引世代学子前行。读书是智慧的源泉,滋养思想的幼苗;读书是远行的罗盘,为迷途者点亮方向。
①《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颜真卿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 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4.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体多样,各具特色。“说”长于说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铭”多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孙权劝学》中的“孤”是古代王侯的尊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东汉时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D.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5.下面是七(一)班拟写的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勤奋好学、立志报国,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上联:①______________,青春奋进追新梦;
下联:②______________,赤子担当报家国。
A.①勤学好问 ②刻苦钻研 B.①求知若渴 ②立志如山
C.①悬梁刺股 ②凿壁偷光 D.①寒窗苦读 ②笨鸟先飞
6.阅读是跨越时空的对话,先贤的文字永远闪耀智慧的光芒。(7分)
草木山川,时时给人们以启迪。“① ,②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在诉说,宇宙浩渺,人生短暂;“③ ,④ ”(《望岳》)是杜甫在宣告,勇攀高峰,不负豪情;“政入万山围子里,⑤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在提醒,莫迷惑于眼前,要放眼长远。
还有哪些诗句因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本试卷已出现的诗句除外):⑥ ,⑦ 。
二、阅读(共15 题,共计5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
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