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380字。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1. 掌握按句子结构(主谓/主谓宾)、虚词(语气词、连词)划分节奏的方法。
2. 能结合古今异义、省略成分、文意逻辑准确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
3. 感受文言文韵律美,提升“字斟句酌”的文言学习态度。
知识梳理
一、考点阐释
断句,传统称之为“句读”,断句主要考查的是对文言句意停顿的判断。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是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因此,它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基础题之一。
二、常见题型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三、解题方略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①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主语“翁”,谓语“释担而立”)
③予/独爱/莲。(《爱莲说》,主语“予”,谓语“爱”,宾语“莲”)
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
①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句首语气词“噫”)
②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句末语气词“乎”)
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转折连词“而”表“却”)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转折连词“而”表“却”)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
①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但”古为“只”,非今“但是”)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①(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省略主语“翁”,前断开)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①苔痕/上阶绿。(《陋室铭》,“苔痕”为主语,“上阶绿”为谓语,逻辑主谓结构)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自非”表假设,“亭午夜分”为条件,按逻辑断开)
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
①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对话标志“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