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80字。
第21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清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顺序,把握纪念碑的空间结构。
2.品味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3.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1.理清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顺序,把握纪念碑的空间结构,品味语言的特点。
2.了解中国革命的历程,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形态优美的中国石拱桥,它是中国桥梁建筑的丰碑;我们也感受了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丰碑。回顾历史,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推翻了一座又一座压迫的大山,树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回顾那段历史,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信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去瞻仰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建筑,去缅怀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周定舫(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1953年8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来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主要从事首都城市建设、工农业、文教、政治等方面的采访,担负过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先后发表几千篇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2.写作背景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民主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肪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及时地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瞻仰(zhān) 橘黄(jú) 上溯(sù) 永垂不朽(xiǔ)
销毁(xiāo) 挑衅(xìn) 旌旗(jīnɡ) 五卅运动(sà)
峻峭(jùn) 天堑(qiàn) 逾越(yú) 顶天立地(lì)
镏金(liú) 矗立(chù) 庑殿(wŭ) 慷慨激昂(kǎi)
理解词义:
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