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05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纪录片《中国智慧》系列的开篇之作,《中国智慧•老子篇》2024年2月13日20:00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美国学者万百安带领观众一起踏上寻找老子思想的旅程。
宇宙的根源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什么是柔弱与刚强?人究竟该如何生活?这些问题均来自老子的《道德经》。系列纪录片《中国智慧》以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为载体,每集介绍一位思想家及其代表性的思想观点,旨在国际语境的叙事中,重现中国古代思想的闪光点,让世界重新认识“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中国智慧•老子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邀请美国瓦萨学院詹姆斯•门罗•泰勒首席哲学教授——万百安走访中国、美国、丹麦、德国等地,与多个国家的老子研究者探讨老子的思想,从古代中国到当今社会,从历史名人到不同地方的普通人,追寻那些被老子思想影响的人生故事,一步步让老子的全球影响力呈现出来。节目通过纪实采访,考究老子的生平经历,让我们看到2000多年前一本横空出世的书籍,没有记录时间、写出地点、也没有记载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却能精准击中每一个问题最核心的部分,几乎让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都瞠目,这本书究竟带着什么神奇魔力?
透过节目,我们仿佛进入到一个神奇的思想空间,目睹一本5000多字的书拥有怎样的全球影响力。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今年是我接触《道德经》的第三十年,有机会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纪录片《中国智慧•老子篇》拍摄,似乎也暗示我在《道德经》上的努力走向“而立”,这让我兴奋。同时,我又是旁观者,站在纪录片之外,好奇地看着不同背景下的各种与老子之“道”相关的故事。
《道德经》在当代的广泛传播与时代有关。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现代科学大力发展,人类征服了自然,但也带来了“现代病”,老子教我们建立与自然、与他人的新型关系,还让人在自己内心与外界世界中也建立新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
1.下列有关纪录片《中国智慧•老子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旨在国际语境的叙事中重现老子思想的闪光点。
B.片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介绍有助于让世界重新认识“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C.片中讲述人与多国老子研究者探讨老子思想,追寻被老子思想影响的人生故事。
D.该片作为系列纪录片《中国智慧》的开篇之作,是因为老子思想最具全球影响力。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宇宙根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并教会了人们如何生活。
B.对人类精神世界恒常的思辨和警醒是《道德经》翻译、印刷、阅读量惊人的根本原因。
C.现代科学大力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时带来的“现代病”使《道德经》在当代广泛传播。
D.《道德经》的内容涵盖诸多学科,一直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智慧•老子篇》播出后将带动更多人研究老子及其思想,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B.老子成为“全球偶像”说明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思想至今仍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C.能静下心研读并深入思考《道德经》的人很少,这种情况会在拍成纪录片后彻底改变。
D.作为系列纪录片,《中国智慧》应该不会忽略另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巨人孔子。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老子“无为”思想对人的影响。
5.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智慧•老子篇》的成功对我们“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有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深处是老家
走过那弯弯的河堤,在芦花村六组的路口下坡,是一条两边长满白杨树的小路。小路的尽头,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松滋河;白杨树林尽头,小河边上,有一间破旧的瓦房。这瓦房,据说是当年在这块种地的老李头留下的,老李头无儿无女,他过世后,这房子就一直废弃着。现在这瓦房里住着我的婆婆——杨玉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