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20字。
第20课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抓住段首概括句,理解语段内容,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2.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体会苏州园林的美。
3.分析说明方法作用,体会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作用,体会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传神的特点。
2.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增强文化自信。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走近园林
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杭美景在于园林艺术之美。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全国四大名园(其余两园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于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传名录》。
2.背景导入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可是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好在叶圣陶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但摄影集一直不见出版。因为文章太好了,《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原题为“拙政园里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至今摄影集不见出版,这篇《苏州园林》略加修改却成为了初中课本里最经典的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