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910字。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2分)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学校打算布置“孝亲敬老,爱家爱国”文化橱窗,请你协助完成。
【撰写前言】
①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座构建家庭温暖的桥梁。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诞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天下一家,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责任心、使命感,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国情怀的文化内涵是“移孝作忠”,把在家尽孝的情感转化为为国尽忠,这是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情怀,是一种个人对国家的自下而上的道德情感。正因为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鲜为人知,为我国核武器事业jū( )躬尽粹,至死不懈;闻一多先生沥尽心血地“做”, 地“说”,探索救国“药方”;魏巍笔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端木蕻良大声呼告,抒发对故土挚痛的热爱,誓要洗去一切污秽和耻辱;黄文秀投身脱贫一线攻坚克难,牺牲在没有硝烟的“长征”路上,用青春之光点燃了贫困山区的希望……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心潮澎湃。
③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我们要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成家立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让我们携手,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爱家爱国的传统美德,汇聚起家庭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1. 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jū( )躬尽瘁 (2)污秽( )
2. 请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可歌可泣 (2)澎湃
3. 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
4. 第②段横线处需要填入一个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诲人不倦 B. 慷慨淋漓 C. 大庭广众 D. 深恶痛绝
【答案】1. ①. 鞠 ②. huì
2.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2)澎湃:比喻心情跌宕起伏。
3. 语序不当 将“诞生”和“孕育”换位置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这则成语指不辞辛劳,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于国事;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污秽(wū huì):一指是肮脏的;不洁净的(物体),二指身份卑下,低微,三做动词,弄脏,四指贪污,五指淫秽或奸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意。
【设计版块】
5. 请你根据提示,进行橱窗版块设计。
版块一:“孝”义解读
(1)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上图是“孝”字的金文和楷体写法,请结合图片和字形,说说你对“孝”的理解。
(2)请你以“孝”为主题补写版块二、版块三的名称,要求用四字短语,注意不要和其他版块内容重复。
版块二:_________________ 版块三:___________
版块四:“孝”文演讲
6. 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无数文人墨客以笔墨书写家国情怀:杜牧夜泊秦淮,听到商女靡靡之音,痛心疾首地写下“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讽喻醉生梦死的统治者;李商隐借贾谊典故,以“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暗讽当朝者不重贤才,使他报国无门;__________(人名)远赴边塞偶遇入京使,将思家之情凝练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以“__________,从此替爷征”展现忠孝两全的赤子之心;在己亥年辞官南归的龚自珍,仍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报国热忱。这些诗句跨越时空,凝聚着中华儿女对家国的深厚情谊,成为中华文脉永不褪却的底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