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40字。

  安徽省宣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思想感情。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①      ,②      ”的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蒹葭》中主人公面对眼前“③      ,④      ”的景象,发出了“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的喟叹。
  (2)一些古诗名句写景,很好地抓住了景物特征。《桃花源记》中的“⑤      ,⑥      ”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小石潭记》中的“⑦      ,⑧      ”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时隐时现。
  2.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作家      的小说《      》。小说成功的塑造了      (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在主人公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      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读了这部名著,除了主人公外,还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该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
  3.学校开展了“家国天下•薪火相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问题。
  我们以语言为舟楫,溯历史长河而上,观家国大义,悟担当之重,在方寸文字间触摸民族的筋骨与温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中华文明始终将家国情怀①juān刻在文化基因中。我们通过语言实践,感悟家国担当,传承民族精神。
  历史的脊梁,由无数平凡英雄铸就。“ 甲 ”是孟子对士人的期许,“ 乙 ”是文天祥留给后人的精神丰碑,“天下兴亡, 丙 ”则呼唤每个普通人的责任。
  从深圳蛇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改革呐喊,到当代少年在实验室里凝望宇宙的灼灼目光——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文明绵延千载的精神根系。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当下的中国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青年们应该坚决②摒弃袖手旁观的消极观念,主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juān(     )刻    ②摒(     )弃
  (2)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赤子之心    B.匹夫有责    C.兼济天下
  甲          乙          丙     
  (3)文中划线句存在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4)小深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将对联补全。
  上联:一腔热血酬家国    下联:                 
  (提示:从“少年立志”“笔墨文章”等角度切入,注意对仗工整)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姜田深处
  崔红玲
  ①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雀盘旋在姜田上方,水墨画瞬时又多了几分灵动。站在姜田深处,听姜叶摩挲的声音。又感觉每棵姜苗都亮开了嗓子,喊来了风,喊来了鸟儿,喊来了勤劳的姜农……
  ②1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也曾来过这个村庄,那时的姜田还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