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40字。

  江苏省无锡市澄西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长江之畔,江阴用青铜般的坚韧铸就了不朽的文明史诗。粗zhuō(      )的陶轮曾在黄山遗址转动,碾出长江文明最初的纹路;耻rǔ(      )的箭簇深嵌城墙,将血色记忆锻造成不朽的忠义勋章;微不足道的篾丝交织缠绕,编织出亘(      )古传承的龙魂;而江风慷慨淋漓,终将这一切涤荡成新时代的华章;诚惶诚恐的匠人们守护岁月长河,在油灯下延续文明的薪火。看那长江奔涌处,往昔与未来在此激荡,绽放出当之无愧的文明辉光。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以更辉煌的姿态重生。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亘(   ▲   )古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②粗zhuō(   ▲   )        ③耻rǔ(   ▲   )          
  (2)下列词语在语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微不足道   B. 慷慨淋漓   C. 诚惶诚恐   D. 当之无愧
  (3)对语段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粗拙的陶轮曾在黄山遗址转动”中“曾”是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B. “将血色记忆锻造成不朽的忠义勋章”中“将”是介词,表示处置或对待关系。
  C. “而江风慷慨淋漓,终将这一切涤荡成新时代的华章”中“而”是连词,表转折;“终将”是副词,表示最终结果。
  D.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中加点的“在”是连词,表示地点关系。
  2.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江阴,枕江负海的千年古邑,既有 “江尾海头”的豪迈,亦有 “小桥流水”的温婉。当游子在长江边送别亲友,会想起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①      ▲      ”(《逢入京使》)的思乡情;夜风中,李白“②      ▲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乡思,化作顾山红豆的千年守望。竹林深处,恰如王维“独坐幽篁里,③      ▲         ”(《竹里馆》)的隐逸之境,在晚春时节,可见韩愈笔下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      ”(《晚春》)的绚烂。“⑤       ▲      ,⑥      ▲      ”(《木兰诗》)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与江阴海战英烈的精神交相辉映。“⑦       ▲      ,⑧      ▲      ;⑤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更是饱含了对江阴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3. 在“诗路澄心”研学手册上,有几个与江阴相关的内容,请找出有误的一项( ▲ )(2分)
  A.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典故,与江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一脉相承。
  B.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是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惟手熟尔”的哲理,正暗合江阴华士镇“熟能生巧”的纺织技艺传统。
  C. 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中描绘了诗人独坐竹林的隐逸生活,这种山水田园诗风,与江阴“香山十八景”中“竹径通幽”的意境颇为相似。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诗中毅然奔赴战场的豪情,堪比江阴抗清时“八十日带发效忠”的壮烈。
  4.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巧补对联】
  (1)运用对联知识,补全对联。(2分)
  可选内容:苏中植物园      淮左遗存史    客醉
  上联:遥想青墩,谁谙               
  下联:东来紫气,                     
  【调查研究】
  (2)七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就“是否喜爱对联”进行问卷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