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20字。
本溪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0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呜咽(yàn) 淳朴(chún) 亘古(gèn) 天崖海角(yá)
B. 屏障(zhàng) 黝黑(yǒu) 迭起(dié) 家喻户晓(yù)
C. 摇憾(hàn) 憎恶(zhèng) 破绽(zhàn) 直言不讳(huì)
D. 嘱目(zhǔ) 诉诸(zhù) 蓦然(mò) 耐人寻味(nài)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呜咽(yàn)——yè,天崖海角——天涯海角;
C.摇憾——摇撼,憎恶(zhèng)——zēng;
D.嘱目——瞩目,诉诸(zhù)——zhū;
故选B
2. 填在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宁是一块极具传奇色彩的土地,在_______的历史风烟中,逐渐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个性。②然而,辽宁的_______绝不止于此。③辽宁的工业文明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_______的。④_______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的工业建设和发展,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A. 漫长 华彩 无可厚非 尤其 B. 漫漫 色彩 无可厚非 更
C. 漫漫 华彩 无可比拟 尤其 D. 漫长 色彩 无可比拟 更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喜欢在骤雨初歇的夏日,一个人静静地端坐在清凉的柳荫里,斟满一杯酒,独自品味江南水乡的烟柳画桥,和桥上那朵粉红的阳伞。②田田莲叶间鲜活的游鱼,以一段平平仄仄的韵律,写入我回肠荡气的诗行。③醉眼迷离之间,我看到盛装出游的画舫,在一片不绝于耳的丝竹交响之中,摇曳一橹飘红的流水,在清亮的湖光山色里,随着我手中徐徐打开的折扇,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
A. 句①中的“骤雨初歇”和句③中的“醉眼迷离”“盛装出游”都是主谓短语。
B. 句②中的“平平仄仄”“回肠荡气”和句③中的“丝竹交响”都是并列短语。
C. 句①中的“端”“满”都是动词,句②中的“鲜活”和句③中的“徐徐”都是形容词。
D. 句①中的两个“在”和句③中的“渐行渐远”中的两个“渐”都是介词。
4. 下列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他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他的梦想一次次破灭。
B.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和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
D. 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他在作品《爱莲说》中借莲花寓意君子,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5. 名著阅读
读整本书(小说),往往能看到“一群人”,触摸到他们所处时代的脉搏,感受到作家的情感态度。请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群像”中选择两个人物,完成下面任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朱赫来 谢廖沙……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信仰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群像
(1)分别概括出与这两个人物相关的情节,要求能反映“群像”特点。
(2)概括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或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