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17张,教学案约3260+165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2.思维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审美创造: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句式的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
4.文化自信:理解孟子的思想,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孟子的思想,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
1. 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思路,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一个“有圣贤之心”的人,不只是要保持本心,而且还要经历许多磨难。今天,和孟子对话的你,将明白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二、学习检测
议论文知识点回顾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件事、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阐明自己的见解或反驳别人的主张的一种文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立论文 《富贵不能淫》 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三、整体感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重点字词理解及翻译:
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举:被选拔。
……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畅的朗读课文,能借助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尝试理清文章的思路及结构。
课前学习任务
初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至少5遍,用蓝笔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书本该课下面注释和查工具书将这些字及其读音、词义写在该字附近处。
2.结合注释及资料翻译课文,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写在课本该字上面。
3.完成下列预习练习。
(1)给生字注音并对加横线解词。
畎( )亩 : 曾( )益: 拂( )士: 拂( )乱: 胶鬲 傅说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 衡: 拂:
(3)词类活用。
劳( )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所以动( )心忍( )性 行拂乱( )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 ) 人恒过( ) 入则、出则( )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 古义: ) 举于士(今义: 古义: )
(5)多义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