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80字。

  4 古代诗歌四首
  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体会诗歌的写法特点。
  3.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穿越千年诗河,我们踏入中华文化的瑰宝殿堂。《诗经》悠悠,启韵华夏诗篇之始。今天,我们共赏《古代诗歌四首》,领略先贤才情,感受诗词之美,让心灵在古典韵律中遨游。
  二、新课教学
  知识拓展
  见教学PPT课件。
  观沧海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进作者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2.文学常识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的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3.听诗歌朗读,把握诗歌字音、节奏。(PPT播放视频)
  4.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5.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我)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明确: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看 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洪波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想   宏伟志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