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270字。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古人常借登高抒怀。杜甫登顶泰山,以“______,______”(《望岳》)尽显少年豪情;陈子昂独上幽州台,“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道尽人生孤独;而王安石“______,______”(《登飞来峰》),在登高时则展现出高瞻远瞩的境界。
(2)古诗中往往蕴藏着启迪人生的智慧。行至困境,前路似被山水阻断,陷入“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迷茫与惊喜交织时,我们领悟到坚持的力量;而当生命走向尾声,以“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诠释着价值的永恒传递。
【答案】 ①. 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③. 念天地之悠悠 ④. 独怆然而涕下 ⑤.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凌、览、悠、怆然、涕、畏、缘、疑、柳暗花明”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①红军已和佩特留拉的部队交战了整整一个星期。攻城的红军一次比一次顽强,一次比一次猛烈。奋不顾身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已经冲进了车站附近的街道。
②谢乔夫师第三团的士兵kuì退下来,朝市区狼狈逃窜。红军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继续进击,他们用刺刀开路,终于消灭了敌人的零星jū击部队,占领了所有街道。
③谢廖沙一家都躲在地窖里。但是,现在他非常想到上面去看看。妈妈一再阻拦,谢廖沙还是从阴冷的地窖里跑了出来。通往市区的公路上人影全无。突然有一个红军战士跳上了公路,他卧倒在地,顺着公路朝前打了一枪。紧接着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④谢廖沙看见他们弯着腰,边追赶,边打枪,其中有个中国人,晒得黝黑,两眼布满血丝,只穿一件衬衣,身上缠着机枪子弹带,两手攥着手榴弹,也英勇地猛追过来。
⑤这是冲进市区的第一支红军队伍,谢廖沙高兴极了,他跑到公路上,使劲地喊了起来:“同志们万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ì退( ) 逃窜( ) jū击( ) 黝黑( )
(2)“狼狈逃窜”是______短语,“人影全无”是______短语。
(3)上述文段节选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谢廖沙在红军进城时表现得非常兴奋激动,这一情节对塑造谢廖沙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答案】(1) ①. 溃 ②. cuàn ③. 狙 ④. yǒu
(2) ①. 偏正 ②. 主谓
(3)这一情节生动展现谢廖沙对红军的拥护与对革命的向往,凸显其革命热情;在危险环境中不顾阻拦跑向公路,体现他的勇敢无畏;同时也表明他思想觉醒,认识到革命力量的正义性,为其后续投身革命作铺垫。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溃退:ì,(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逃窜:táo cuàn,惊慌乱逃(多含贬义)。
狙击:jū jī,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黝黑:yǒu hēi,颜色深黑;也指皮肤因日晒等呈青黑色。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辨析。
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副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对中心语(多为动词、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狼狈逃窜”中,“狼狈”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动词“逃窜”,说明“逃窜”的状态,因此是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多为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人影全无”中,“人影”是主语(陈述的对象),“全无”是谓语(说明“人影”的状态),因此是主谓短语。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
根据文段第①段“红军已和佩特留拉的部队交战了整整一个星期。攻城的红军一次比一次顽强,一次比一次猛烈”可知,红军正为了革命事业奋力战斗,而谢廖沙目睹了这一激烈的战斗场景,他对红军的英勇有了直观的感受,内心对红军的拥护之情愈发强烈,也体现出他对这种为正义而战的革命力量的向往。
根据文段第④段“谢廖沙看见他们弯着腰,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