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31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学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第Ⅰ卷的1-11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2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侮(wǔ)     冗杂(yǒng)       戛然而止(jiá)
  B. 两栖(sī)        狩猎(shòu)       草长莺飞(zhǎng)
  C. 卑劣(liè)      瞭望(liào)        安营扎寨(zā)
  D. 推搡(sǎng)   穹顶(qióng)      纷至沓来(t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冗杂(yǒng)——rǒng;
  B.两栖(sī)——qī;
  C.安营扎寨(zā)——zhā;
  故选D。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华灯初上,桥边音乐汇的美妙旋律,让游客在河畔邂逅浪漫。从棉3创意街区到古文化街、津湾广场,桥边音乐汇与不同的城市景观巧妙融合,粼粼波光下,海河、民俗、建筑、演艺等       ,绘出一幅别样的风景画,也为人们带来更多视听享受与情感       。一幕幕深层次的融合,使得文化气息       城市肌理,也“融”出了内涵深刻、特色鲜明的津派文化品牌,彰显大气、雅致、高品位的城市气质。
  A. 水乳交融  碰撞  浸染 B. 融为一体  碰撞  浸染
  C. 融为一体  共鸣  浸润 D. 水乳交融  共鸣  浸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融为一体”指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这里形容海河、民俗、建筑、演艺等多种元素融合成一幅风景画,故此处应填写“融为一体”;
  第二空:“碰撞”指物体相碰或相撞;“共鸣”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也指思想、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这里说的是桥边音乐汇为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呼应,故此处应填写“共鸣”;
  第三空:“浸染”指逐渐沾染或感染,也可指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浸润”指液体渐渐渗入,滋润,也可指思想、文化等的影响。这里用来形容文化气息慢慢渗入城市肌理,更具细腻、深入的意味,故此处应填写“浸润”;
  故选C。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文创产品体量不大,却能量满满,很多博物馆文创火爆。②它们或是印着古迹图案的冰箱贴,或是融入传统书画元素的文具,以小巧之躯,承载深厚文化。③此次“非遗文创茶”同样如此,它把天津市级非遗“老津卫”品牌和海棠文化相融合,让传统茉莉花茶变身“非遗文创茶”,④不仅是对“文创+非遗”产业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也扩大了老字号的影响力。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D.第④句语序不当,“是对‘文创+非遗’产业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的程度比“扩大了老字号的影响力”要高,应将这两句话的位置对调,故改为:不仅扩大了老字号的影响力,也是对“文创+非遗”产业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
  故选D。
  4. 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津日报即将开设“我与上合故事”专栏,诚邀社会各界共同用真挚的笔触讲述与上合组织“大家庭”26个国家的相关经历□或许是旅游观光或参与文化交流的难忘回忆□或许是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的切身感受□或许是志愿服务国际友人的温暖瞬间□抑或是因上合组织峰会筹备而发现的津城新变化□故事可聚焦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城市发展等各个侧面,以普通人现实亲历记录时代故事和发展脉搏,让世界感受天津的蓬勃活力和城市温度。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空:前文“诚邀社会各界共同用真挚的笔触讲述与上合组织‘大家庭’26个国家的相关经历”后,紧接着列举了多种可能的经历,“经历”与后文的列举内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