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540字。
三明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
1.本试卷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千年文明长河,“和”是流淌的智慧。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根据情境,补写古诗文名句。
中华文化中,“和”的理念如璀璨明珠,在古诗文中熠熠生辉。在《诗经??关雎》里,君子憧憬与佳人“_______,_______”,以琴瑟相伴,奏响爱情的和谐乐章;《大道之行也》描绘的大同社会,人们“_______,_______”,各安其职、互信和睦,尽显社会的和谐安定;王勃送别友人,一句“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于离别之际,尽显豁达平和的心境;杜甫身处茅屋,心怀苍生,以“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甘愿牺牲自我,换得天下安宁的家国情怀;白居易漫步西湖,见“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莺燕自在,勾勒出自然万物共生共荣的和谐画面。这些诗句,承载着不同维度的“和”之美,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琴瑟友之 ③. 选贤与能 ④. 讲信修睦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⑦.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⑨.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⑩.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窈窕、淑、琴瑟、贤、修睦、涯、厦、庇、莺、燕啄”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将乐人无论何时、何事都有喊人喝擂茶的习俗,而且有个不成文的规 ① jǔ,喝擂茶时不得在主人茶桌上争吵,否则就是失礼,必须( )。因为擂茶的制作工艺与传统习俗,与法官调解案件的理念( )。2004年,南口法庭巧将擂茶文化 ② róng入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始创“擂茶调解法”。经过二十年的完善升华,总结形成“擂茶”“喊茶”“话茶”三步调解( ),并提 ③ liàn出“礼”“合”“和”“清”四字要义。借助“礼”字,将乐县法院以擂茶为媒介,达成多数当事人促成和解协议。“擂茶调解”20年,调出百姓和谐“暖心茶”。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以礼相待 一拍即合 程序 B. 以礼相待 不谋而合 流程
C. 彬彬有礼 一拍即合 流程 D. 彬彬有礼 不谋而合 程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干搭配不当,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1)①矩 ②融 ③炼 (2)B
(3)将乐县法院以擂茶为媒介,促成多数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①规矩(guī ju):合乎标准或常理。
②融入(róng rù):融合进。
③提炼(tí liàn):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纯净,或从中提取所需的东西,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从芜杂的事物中找出有概括性的东西。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以礼相待:表示以规范礼节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 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在此形容在主人茶桌上喝茶要文明讲理,应使用“以礼相待”。
第二空: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在此形容擂茶制作工艺和传统习俗与法官调解案件的理念相契合,应使用“不谋而合”。
第三空:
流程:指水流的路程;工艺流程的简称。程序:事物发展的既有次序和脉络以及方式、方法。在此形容擂茶三步调解法的过程,应使用“流程”。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达成”与“促成和解协议”搭配不当。修改建议:将“达成”与“促成”互换位置。
3. 整本书阅读交流。
人类文明崇尚“和”,如人际和睦、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许多名著也蕴含着丰富 “和”文化思想。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具体情节或内容,谈谈你对其中体现的“和”文化的理解。(100字左右)
备选名著:《经典常谈》《红星照耀中国》《钢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