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900字。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地理叙事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中,往往呈现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显性形态的地理叙事常常通过地名或地理意象、地理景观直接呈现,如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伦敦、巴黎、塔西提岛等。更为直观的地理叙事形态以具体的地名或者地理景观罗列的方式呈现,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等。这些地理意象、地理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性和人文性两种,前者如黄河、长白山等生态景观,后者如故宫、长城等文化景观,以及作品中虚构的景观如桃花源、呼啸山庄等。此外,地理叙事也能通过自然环境的气候、水文、天象、动植物等呈现出来。显性形态的地理叙事常以对自然风景的描写来讲述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表现人物的心理与性格。巴尔扎克《高老头》一开头就对伏盖公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进而刻画出生活在此环境中的高里奥、拉斯蒂涅等人的心理、性格。隐性形态的地理叙事却是另一种形态。作者的地理基因、地理想象、地理记忆等在作品中的深层表达,也是作家的文化观念、思维观念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在文本中的隐性呈现,因而具有抽象性、随机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要发掘隐性的地理叙事,一方面可以从作家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寻踪”,如沈从文《边城》中“悖时砍脑壳的”(戏谑骂人的话语)、“皱拢去”(双眉紧皱的样子)的言语表达,是地理叙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显示出浓厚的“湘西趣味”。另一方面,地理叙事也可通过作品人物来“追溯”,因为地域特征会对人产生影响,并通过人的精神、气质、习性等呈现出来。例如易卜生《海上夫人》中的主人公艾梨达,早年生活在海边,痴迷海洋,当她生活在山地环境的束缚之中时,表现出来的喜怒无常、难以捉摸、变化多端,都与其海洋性“气质”有关。因此,隐性形态的地理叙事不仅要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民族身份等因素来探究,还要考察文本中的地理因子和人物原型。当然,显性形态的地理叙事与隐性形态的地理叙事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总是互相交织、融通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中。
(摘编自邹建军、卢建飞《地理叙事的生成、形态、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潮”有“潮水”义,由此泛指江河中涨起的大波涛,不只局限在海潮上面。江河溪涧的流水尽管不像海潮那样受日月引力的影响规律性地涨落,但是它们直接由沿途降雨形成洪水,也是季节性地、呈规律地形成水位暴涨而波涛汹涌的水流。潮水的“潮”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涌起汹涌的波涛,引申出“江河中涨起的大波涛”。
唐朝韦应物的时代,滁州一带的河水能否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罗列枯藤、老树、昏鸦等自然景观,使其成为诗中的意象,构成叙事要素。
B. 隐性地理叙事可通过作家的表达、思维方式及人物精神气质挖掘,具有抽象性与流动性。
C. 虚构的桃花源等属于显性地理叙事中的自然性景观,常用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D. 李绅《入扬州郭》诗前小序引用李颀《送刘昱》中的诗句证明唐朝长江入海口也有变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显性地理叙事和隐性地理叙事的共同点是人物和地理环境之间有精神的联系。
B. 隐性地理叙事中人物性格特征和他后来生活的显性地理环境没有必然的精神联系。
C. 虽然《滁州西涧》中的“涧”地点难认,但不影响海潮可以到达滁州这一结论。
D. 仅仅根据唐代长江入海口变化的历史记录,还无法证明海潮可以到达滁州地区。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隐性地理叙事特征的一项是( )
A.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揭示了乡土差序格局结构。
B. 《边城》中翠翠有着湘西女子天真、淳朴的性格特征。
C. 鲁迅以故乡为背景创作了《祝福》《阿Q正传》。
D. 《红楼梦》中湘云方言饶舌,将“二”说成“爱”。
4. 材料二在论证“唐代海潮可达滁州西涧”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5. 研究性学习中,语文兴趣小组对唐诗中常见的地名如扬州、瓜州、凉州等展开研究。请结合材料代表小组陈述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以地理叙事为切入点,展现了文学与地理的深度交融。材料一精辟区分显性/隐性地理叙事,前者通过具象景观塑造人物,后者则隐含于作家思维与人物气质中。材料二以韦应物《滁州西涧》为个案,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论证唐代潮汐现象,体现跨学科研究价值。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地理要素在文学创作中的多维呈现方式,为文本解读提供了新颖视角。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虚构的桃花源等属于显性地理叙事中的自然性景观”错误。根据材料一中“这些地理意象、地理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性和人文性两种,前者如黄河、长白山等生态景观,后者如故宫、长城等文化景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河行走(节选)
彭程
①脚步迈开时,是空间中的行进,也是向时光深处的跋涉。
②在大地上行走,很多时刻,也是与已经消逝的历史对话。身旁摇曳的林木上,叠加了过去的日光云影。面前静谧的场景中,浮现出往昔的人喧马嘶。这样的瞬间,思绪往复穿梭于不同的时光维度,灵魂的空间骤然扩展。
③暮春初夏时分,我来到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的日照。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