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科技馆17张,教案约143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经》的句式特点,感受两首诗体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把握诗歌的内在情韵,体会诗歌中吟咏的美好感情和优美意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体会《诗经》的句式特点,感受两首诗体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把握诗歌的内在情韵,体会诗歌中吟咏的美好感情和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诗经》导入:
  1.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诗”就是指《诗经》,意思是说,如果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不会为人处事,可见《诗经》的重要性
  2.《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创作年代是2500年前,大约从西周中叶到春秋中叶。《诗经》包括305篇,简称《诗三百》,《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表现形式是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
  任务一 比读诗歌,找规律
  1. 比读两首诗歌,找一找两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相同点:
  (1)都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节奏
  (2)每一章的“某个某个”词语,在对应的位置变化了
  (3)每一章的对应位置词语相同
  这就是重章叠句,是诗经主要的表现形式,读起来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
  2. 找出《关雎》、《蒹葭》中的几组重章叠句的诗句,并赏析字词变化之美。
  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通过荇菜状态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一个辛勤劳作的淑女。
  第二组:“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君子对于淑女的正向追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