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60字。

  炎陵县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2025.6)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经典中的家国情怀”主题学习活动。本次测试将围绕这一主题情境展开,请你在阅读与思考中,感悟经典作品蕴含的深厚家国情怀,展现你的语文素养。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活动一:追寻文化根基(13分)
  1. 书写家国印记: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家国情怀如熊熊火把,照亮民族前行的路。它可以是《桃花源记》中黄发垂tiáo(    )怡然自乐的社会理想,是《灯笼》下马前卒(    )挑灯看剑,是《最后一次讲演》中痛骂反动派卑鄙(    )无耻的无畏,也是《壶口瀑布》那令人zhèn(    )撼的、象征民族精神的怒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垂髫:chuí tiáo,指儿童。古代儿童未冠者头发下垂,所以用“垂髫”代指童年或儿童。
  马前卒:mǎ qián zú,原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在常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卑鄙:bēi bǐ,古义指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今义指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震撼:zhèn hàn,指震动;摇撼。可用于形容强大的力量或强烈的情感冲击带来的影响。
  2. 守护语言家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我们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丰富内涵。
  B. 学校举办的“经典咏流传”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目的。
  C. 能否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是衡量新时代青年价值的重要标尺。
  D. 杜甫 诗作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更在于他高超的艺术技巧。
  3. 梳理情感脉络: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情怀,在和平年代,化为建设家园的实干与奉献。
  ②它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③在危难时刻,则表现为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
  ④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
  ⑤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的真谛。
  A. ⑤④②①③ B. ④⑤②①③ C. ④②⑤①③ D. ⑤①③④②
  4. 感悟文化传承: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郎”是谦称自己的儿子。
  D. 传统节日习俗蕴含文化内涵,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则主要与驱邪的传说有关。
  5. 吟诵家国诗篇。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是中国文人的内核之一,孟浩然借“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委婉表达渴望为国效力的热忱。杜甫身处破屋,却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展现大爱情怀。陆游虽遭排挤仍坚守高洁初心,以“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