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18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考查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的天地非常广阔,身处其中,我们欣赏别开生面的江南社戏,品味朗朗上口的陕北信天游,感受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怀念蕴藉着家国情怀的一盏灯笼;我们听见大雁用喃喃低语打破冬的jiān默,解读大自然的密码,追sù恐龙灭绝的原因;我们观看妙趣横生的时间脚印,点燃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可以领略风格迥异的演讲,照见思想之光;可以走进风情怡人的世外桃源,体悟作者的田园梦想;可以观赏一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小小核舟,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_____,_____。
读书,就是在享受名副其实的精神盛宴,就是传承川流不息的思想光芒!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磅礴 ( ) ②蕴藉 ( ) ③jiān默 ( ) ④追sù ( )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朗朗上口 B. 风格迥异 C. 叹为观止 D. 川流不息
(3)请你回顾本学期语文教材的内容,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组句子,使之与本段前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提示:《小石潭记》《卖炭翁》《壶口瀑布》《石壕吏》
【答案】(1) ①. bó ②. jiè ③. 缄 ④. 溯 (2)D
(3)示例一:可以游览清幽冷寂的小石潭,体会作者的孤寂凄凉。
示例二:可以走进人丁稀零的石壕村,同情百姓的苦难深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②蕴藉(yùn jiè):指言语、文字或神情含蓄内敛而不直露,常用于形容君子气质温雅或文学艺术中的含蓄表达。
③缄默(jiān mò):闭口不说话。
④追溯(zhuī 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
A.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声音响亮、顺口。此处用来形容陕北信天游,符合信天游语言通俗、节奏明快,适合口头传唱的特点,使用恰当;
B.风格迥异:指思想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显著不同。此处用来形容不同的演讲,能够体现演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使用恰当;
C.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用来形容对小小核舟技艺的赞叹,使用恰当;
D.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思想光芒”并非具有动态连续性 事物,不能用“川流不息”来修饰,二者搭配不当,使用有误;
故选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前两句“可以走进风情怡人的世外桃源,体悟作者的田园梦想;可以观赏一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小小核舟,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结构为“可以+动词+修饰性词语+课文相关事物,动词+课文所传达的精神、情感或作者意图等”。
再结合提示及所学内容可知,《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秀丽的景色,传达出作者被贬后的孤寂悲凉之情;《卖炭翁》展现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酷;《壶口瀑布》描写了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蕴含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石壕吏》叙述了官吏夜捉壮丁的惨状,体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据此仿照前句的结构,结合所选课文的特点进行仿写即可。
示例一:可以目睹辛苦憔悴的卖炭翁,体悟社会的残酷不公。
示例二:可以观赏气势恢宏的壶口瀑布,感受民族的坚韧顽强。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 数字技术应用于广泛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高效管理。
C. 专家指出,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D.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成分残缺,“通过”和“使”使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B.语序不当,“数字技术应用于广泛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改为“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