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90字。
长春经开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的午后,蝉鸣在浓绿的香樟树上拉成连绵的弦音。阳光透过叶隙砸在青石板路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巷口的老冰棍摊前,玻璃柜里的绿豆沙冰棍裹着白花花的雾气,咬上一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直抵心尖。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盛,粉白的花瓣托着晶莹的露珠,蜻蜓点水时惊起一圈圈涟漪,荷叶下的小鱼倏地窜向池底,搅碎了满池霞光。晚风吹起竹帘时,奶奶摇着蒲扇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流yíng( )在葡萄架下忽明忽暗,像撒在夜空中的星星。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涟漪( ) 流yíng( )
2. 下列句子中,与“像撒在夜空中的星星”中“像”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像我哥哥一样高。
B.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
C. 他好像知道了这件事。
D. 玻璃上破了一个像足球那么大的洞。
3. 下列短语与“浓绿的香樟树”结构一致的是( )
A. 睁不开眼 B. 老冰棍摊
C. 窜向池底 D. 摇蒲扇
4. 下列诗句中,与文中夏日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1. ①. yī ②. 萤 2. B 3. B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涟漪,lián yī: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也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
流萤,liú yíng:飞行不定的萤火虫。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用法。
题干“像撒在夜空中的星星”:把“流萤”比作“夜空中的星星”,“像”是比喻词,用于构成比喻修辞,突出流萤闪烁的特点。
A.“他像我哥哥一样高”:“像”在这里是比较的意思,是将“他”的身高和“我哥哥”的身高作比较,不是比喻,没有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B.“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把“弯弯的月亮”比作“一条小船”,“像”为比喻词,运用比喻修辞,形象描绘出月亮的形状,与题干“像”的用法(比喻修辞)相同。
C.“他好像知道了这件事”:“好像”表示猜测、推断,是对“他是否知道这件事”的一种不确定的判断,不是比喻。
D.“玻璃上破了一个像足球那么大的洞”:“像”是用于比较洞的大小和足球的大小,是比较的用法,并非比喻修辞。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浓绿的香樟树”:“浓绿的”是形容词性短语,用来修饰名词“香樟树”,整体为偏正短语。
A.“睁不开眼”:“睁”是动词,“不开眼”补充说明“睁”的结果,属于动补短语。
B.“老冰棍摊”:“老冰棍”是名词性短语,修饰名词“摊”,表明摊的性质(卖老冰棍的),属于偏正短语,与“浓绿的香樟树”结构一致。
C.“窜向池底”:“窜”是动词,“向池底”表示“窜”的方向,属于动补短语。
D.“摇蒲扇”:“摇”是动词,“蒲扇”是“摇”的对象,属于动宾短语。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根据文中“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盛,粉白的花瓣托着晶莹的露珠,蜻蜓点水时惊起一圈圈涟漪,荷叶下的小鱼倏地窜向池底,搅碎了满池霞光”可知,文段描绘夏日午后,有蝉鸣、香樟树、阳光、老冰棍摊、池塘荷花、流萤等元素,呈现出夏日的热烈、生机与闲适,尤其突出“池塘里荷花正开得盛”的画面。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初春小雨滋润大地,草色若有若无的早春意境,与文中夏日意境不同。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盛开,莲叶无边无际、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鲜艳的夏日盛景,与文中“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盛”等夏日元素契合,意境最为接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描写 是冬日雪景,与夏日意境完全不同。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刻画的是秋天枫叶经霜变红的秋景,与夏日意境不符。
故选B。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