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660字。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8月13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衆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人并不是作为傲慢的审美主体来面对似乎是作为客体的外在世界,而是如宗白华所说的,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去与自然万物相感相遇。因此,文人建造的书房通常外连竹林溪流,内设砚山蒲石,以期在真山水与假天地之间妙合无垠,神与物游。书房外的景物如何,是一间书屋是否称得上是“理想书斋”的关键。明代李日华的六研斋,张岱的梅花书屋等都是文人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使书房外接天地来增添书斋的美感和意境。
  中国人历来追求在天地四时的变化中寻道、悟道。一间雅致的文房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空间,而是一个随四季变迁、天候转换而调整陈设与布置的动态空间。挂画是能应天时的重要物件。明代书房的挂画大概率是会随季节、气候、时令更替的,按月令悬画的书房绝不是冰冷的、被物欲堆砌的静态空间。二月悬起的山茶、七月张贴的芭蕉、九月挂着的枫林、岁末展开的腊梅与窗外的景色呼应着、启发着,整间书斋活生生、活泼泼地被时间流淌而过。明代书房的花木布置,如同悬挂的书画一样,其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随季节变化而更替。《长物志??花木??盆玩》中就有要将花木在合适的季节移至案几上培养的建议,如“(水仙)冬月宜多植……取极佳者移盆盎,置几案间”。
  在明代各文人对书房陈设的阐发中可见其“返璞归真”的设计审美原则,如李翰《琴棋书画人物屏》中曰“求其志也。材不斫,全其朴;墙不雕,分其素”,李渔《闲情偶寄》中曰“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浸”等等。明式书房家具的制作原则是不尚雕琢的,比起人工的造作;明人更能“去伪存真”地欣赏木材原本的颜色和纹路。在“返璞归真”的审美理念下创造的书房,能在一种复归于自然的状态中,帮助文人,忘己、忘是非、忘成败,从而摆脱尘世对心灵的一切束缚,实现天人合一。
  与西方的逻辑分析不同,中国古代文化强调通过体验来感悟事物,追求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一间真正的中国书房不仅是一个静态的物质空间,更是连接“天”与“人”、崇高与俗世的桥梁,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的具象体现。
  (摘编自《时间、空间与道德:明式书房中的“天人合一”》)
  材料二:
  问一:我们通常认为,书房是承载文人精神活动的空间,这种精神性的界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答:我们现在去看书房,首先还是跟藏书有关,因为书房得有书,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发生在书房里的活动,早期书房的功能就是教书、读书、写书,这是最主要的功能。先泰时期,书房跟私塾紧密相关,那时候书的形式是竹简,体量是非常大的,假如说这个书房是用来存放竹简的,那么我想这不会是一个小空间,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当然这也没有太多的材料去证实,只是推测。或许有没有可能藏书跟书房是分开的,就是说要读哪一卷书就拿哪一卷书,它会有一个功能上的空间划分。
  书的形式的变化,关乎书房体量的变化。当纸开始普遍应用之后,最先出现的纸书是卷子书,或者叫手卷书,从汉至隋唐主流的书籍一直都是卷子书,而不是我们后来讲的函册书。卷子书的存放方式与
  (摘编自《专访尹吉男:文人书房的功能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房是文人寻道、悟道之所,其核心特征是随四季与天候的转换而动态调整室内陈设。
  B.先秦时的书房因竹简体积庞大,普遍需要大型空间存放,所以藏书与阅读会严格分区。
  C.古代书房的物理形态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室内空间,也可以是与园林相融的室外空间。
  D.书的形式的演变推动书房结构的调整,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可作为此观点的例证。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李翰、李渔的说法,论证了明代文人在书房陈设上“返璞归真”的审美理念。
  B.藏经阁用以收藏佛家经典和道藏著作,与草堂类书房在功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C.材料二提问者所采用的“怎么理解”等开放式问法,体现了提问者的访谈技巧。
  D.《项脊轩志》归有光修缮书斋“前辟四窗”,不仅解决光照问题,还能外接天地之景。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文人雅集常在园林书房中举行,常有_   ①____等多种活动形式。清代扬州流行一种“诗文雅集”,然而这并非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吟几句诗那么简单,还需要__②__作为支撑。如出身盐商的程梦星,时常举行赏花雅集,集会诸人写出的诗文作品,当天就由他派人送到书肆中加以刻印。这样的活动表明,清代文人    ③___不同于前代文人,也意味着清代商人阶层已部分获得文化活动的参与资格。
  4.两则材料围绕书房展开阐述,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学校征集“文雅教室”装饰方案,请结合材料中古代书房带给你的启示,谈谈你对“文雅教室”的设想及理由。(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漫忆(节选)
  卓然
  小路真的有点瘦,是那种“一梦经年瘦”的瘦。小路既弯曲又崎岖不平,却不是急切地向着远方,它的性格是缓慢、从容不迫的,从村口弯弯地拉出去,缓慢拉向我们很难到达的远方。
  我们的村子有点像一只灰色的大蜘蛛,肚子里也有抽不完的“丝”,那就是我们从村子出发后走不到尽头的小路。我们村子的小路,先从村口徐徐地拉出去,柔和地沿着河堤往前拉,拉呀,拉呀,绕过锦水回澜的水泊池,在水泊池旁的打谷场边,扎一个圈儿,然后像一个极其顽皮的孩子逃离了母亲的怀抱,蹦蹦跳跳,向湿漉漉的田野上奔跑。
  小路从村口拉出去的时候,它不太明白自己的去向,也没有一个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