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390字。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糟塌(tà) 拮据(jí)  空旷(kuàng) 郑重其事(shì)
  B.阴晦(huì)   褴褛(lǚ)  胆怯(qiè)  神色张皇(huáng)
  C.鄙夷(bǐ)  嘻闹(xī)   掺杂(cān)  与日俱增(jù)
  D.栈桥(jiàn)  心绪(xù)  眺望(tiào)  莫名奇妙(qí)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认为“我不具有文学创作的灵感”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作的灵感仅仅属于李白、苏轼、雨果、莎士比亚他们,从而进行自我压制。________,在文学创作的殿堂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________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________就能获得创作的灵感。相反,这种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的生活,甚至是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________,逐渐充实。
  A.一目了然 而且 十拿九稳 推敲    
  B.不言而喻 而且 十拿九稳 琢磨
  C.一目了然 然而 轻而易举 琢磨    
  D.不言而喻 然而 轻而易举 推敲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②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③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④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⑤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
  A.“秦砖汉瓦”“锦绣文字”“时移世易”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第①句的“它”指代的内容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
  C.“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来的精髓。”这句话适合接在第⑤句后。
  D.第②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画线词语“看到”和“感受”交换位置。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字牧之,著有《樊川文集》。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五律”或“七律”之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一首七律。
  C.《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一文,作者先是写了衍太太种种虚伪可厌的行径,接着又回忆了他在南京雷电学堂、矿路学堂学习的愉快经历,以及珍贵的同学情谊。
  D.《水浒传》中的鲁提辖,不仅仗义疏财,资助金氏父女,而且为护送他们安全离开,在客店坐了两个时辰,足见其粗中有细、救人救彻的特点。
  (2)名著阅读。(3分)
  学校要举办《水浒传》英雄故事会,下面是三名选手准备讲述的英雄故事片段。
  片段一:A看他步已乱了,被A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