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23张,教案约536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课外古诗诵读(《咸阳城东楼》等四首)
  教学目标
  1.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诗句含义,并背诵诗歌。
  2. 归纳中把握唐诗丰富蕴藉的意象、含蓄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3. 比较中把握宋词更自由、更富有音韵感的节奏,丰富蕴藉的意象、细腻又直接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4. 改写诗词,探析诗词创作的继承性。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归纳中把握唐诗丰富蕴藉的意象、含蓄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2.比较中把握宋词更自由、更富有音韵感的节奏,丰富蕴藉的意象、细腻又直接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归纳中把握唐诗丰富蕴藉的意象、含蓄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2.比较中把握宋词更自由、更富有音韵感的节奏,丰富蕴藉的意象、细腻又直接的情感和精妙独到的艺术手法。
  3.改写诗词,探析诗词创作的继承性。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好。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探索、创新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文化传统的延续。自《诗经》起,中国诗歌经历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新诗等多个发展阶段。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本篇精选了两首律诗与两首词,今天我们就从其中,一窥宋词对唐诗的传承与创新。
  任务一 走进律诗:归纳其共性
  1.自读《咸阳城东楼》《无题》,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从多个角度归纳,完成助学单表格。
  (1)结构韵律:通过朗读,得出结论。无论是《咸阳城东楼》还是李商隐的《无题》,都严格遵循了律诗的格律要求。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需对仗工整。体现了唐代律诗严格的平仄、对仗规则,使得诗句读来流畅而富有音乐性,具有形式美和音韵美。
  (2)《咸阳城东楼》分析
  【背景】作者许浑在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