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60字。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目标
  1.了解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梳理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体会本文大胆非凡的想象。
  4.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谐趣俏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首家喻户晓,传唱至今的歌曲,就是86版《西游记》的片头曲。这首歌曲唤起了我们对那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西游世界的记忆。现在,让我们跟随这首曲子的脚步,进入《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启程!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吴承恩】(约151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
  他自幼聪慧过人,但科考不利,直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曾出任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晚年寄情诗酒,从事文艺创作。
  代表作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
  2.写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往天竺(古印度)游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00多部。此次西天取经,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3.相关介绍
  评价:①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②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内容: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文学价值: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4.文体知识
  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
  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