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70字。

  经开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答题要求及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准考证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禁止对答题卡恶意涂画、破损、折叠,否则成绩无效。
  第一部分  (1~3题116分)
  1. 2025年5月30日,河北某中学开展“燃爱国之心,铸科技新章”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任务。
  家国情怀,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邓稼先在罗布泊大漠时被风沙磨红的脸颊();是闻一多先生甲钻研《楚辞校补》时染墨的指尖;是红军战士攀登悬崖qiào()壁时爽朗的笑声;是志愿军战士冲锋杀敌时高喊的口号。这份情怀穿越gèn()古时空,如同敦煌壁画飞天飘带般乙,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丙。
  当《哪吒2》电影的票房突破150亿时,丁,当Deepseek闪耀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时,我们终于懂得:所谓家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勇于担当,是十四亿人齐心协力,是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它让微不足道的个体成为时代长卷中不可或缺的一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脸颊_________qiào_________壁    gèn_________古
  (2)在第一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鹤立鸡群  至死不懈  家喻户晓 B. 沥尽心血  浩浩荡荡  妇孺皆知
  C. 锲而不舍  永不褪色  代代相传 D. 目不窥园  不可捉摸  气冲斗牛
  (3)“爽朗的笑声”从短语结构来说属于_________短语。
  (4)请你在第二段丁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成为一个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脸颊(liǎn jiá):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
  (2)峭壁(qiào bì):指陡峭的山崖。
  (3)亘古(gèn gǔ):意思是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B.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如“吾”“孤”“公”是自称;“卿”“大兄”“鄙人”“寡人”是对他人的敬称。
  C.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D.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诗句“阴阳割昏晓”中的“阳”是指泰山的南面,“江阴”的“阴”是指长江的南面。
  3. 综合性学习
  学校将开展一次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传承孝文化】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经典故事,其中不属于“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孟母三迁 B. 亲尝汤药 C. 怀橘遗母 D. 子路借米
  【弘扬孝文化】
  (2)请你围绕“孝亲敬老”主题,策划一个活动。
  活动一:召开“孝亲敬老我先行”主题班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践行孝文化】
  (3)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外出旅游,为了让这次出行更便利、更舒心,小明准备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帮助长辈做好“旅游攻略①”。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去做这份旅游攻略?
  【①旅游攻略:是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4~18题  44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6分)
  4.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出门看看吧,探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途经山西村时,不可错过陆游眼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优美的山水风光。接着去登泰山,体会青年杜甫“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这时我们不禁会想起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政治理想。下山途中你会明白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表达的深意。最后来到塞外,跟着一身铠甲的花木兰在“___________,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