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870字。

  2025年8月高一语文入学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候鸟通常在一个地方产卵、育雏,然后到另一个地方越冬。有时从山的南坡飞到北坡,而后返回;有时远涉重洋,但也毫不畏惧。
  鸿雁是中国常见的候鸟,《吕氏春秋》这样记载鸿雁按时迁徙的现象:“孟秋之月鸿雁北,孟春之月鸿雁来。”令人费解的是,候鸟迁徙时有着准确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如燕子每年春归时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它去年搭的窝。唐代诗人韦庄曾有诗云:“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
  有人猜想,候鸟能通过身体中类似钟表的感觉器官,在天空飞行中计算太阳的位置,不断地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也有人认为,候鸟是天生的“气象学家”,它们能够在飞行中“自觉”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顺利到达目的地。还有人认为,候鸟对地球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能够依据地磁场辨别方向,
  1953年,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地图罗盘理论。他们认为,候鸟体内拥有一套完善的磁导航系统,可以实时敏锐地感知当前位置的磁场性质及其非常细微的变化,可以把某一地点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看作是“路标”,候鸟经过或在那里停留时,这个磁信息路标会被大脑记录下来,而飞行中实时感觉到的磁力方向可以指引它们前往这一路标地点,这无异于揣了个精准的“指南针”。飞行经验丰富的成年鸟将一个个路标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等信息组合在一起,相当于绘制了一张完整精细的“地图”。
  大量行为学实验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地图罗盘理论的正确性。有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制造了一个假磁极,成功诱骗了迁徙中的花园莺飞向错误的方向。还有一批研究人员在撒哈拉沙漠中设置了若干地磁路标,在此放飞的夜莺连续5天都没能飞出沙漠。也有科学家在鸽子头部放置了一个可控的电磁线圈,他们发现,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电磁场来控制鸽子飞行的方向……
  由此可以推断,鸟类能将来自视觉、听觉和磁感觉的方向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整理,最终对前行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要全面解开候鸟迁徙中获得方位信息的疑问,尚待时日。
  (取材于李德、朱晓璐、王江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奥登堡大学的教授们组成的团队,通过蛋白纯化和控制环境的行为学实验研究发现,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比非迁徙鸟类的隐花色素4a蛋白的磁场敏感性更强,揭示了由该蛋白介导的磁感应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23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候鸟迁徙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季节变化 B.具有周期性 C.目的地明确 D.路线多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地图罗盘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类体内有一套能获得方位信息的磁导航系统。
  B.磁导航系统可感知所处位置的磁场性质和变化。
  C.候鸟大脑能记录经停地的地磁场强度和磁倾角。
  D.形象描述了候鸟迁徙中辨方向、记路线的过程。
  3.根据材料二,下面对“FADH-”的主要形成过程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候鸟眼睛  被阳光照射   FAD 分子   吸收蓝光能量,获得氢离子   FADH-
  B.4个色氨酸   被阳光照射   隐花色素4a 蛋白   吸收蓝光能量   FADH-
  C.候鸟眼睛   吸收蓝光能量   FAD 分子   获得氢离子,夺取电子   FADH-
  D.4个色氨酸   发挥作用   隐花色素 4a蛋白   获得氢离子   FADH-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科学家可通过技术控制鸟类的一些行为活动。
  B.隐花色素4a蛋白由氨基酸组成,对蓝光非常敏感。
  C.相互作用过的电子分开后,也会无视距离相互感应。
  D.候鸟转动头部,会影响到地球磁场角度的细微变化。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说明人类对候鸟辨别方向之谜的探索是如何不断推进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0分)
  第六病室
  [俄]契诃夫
  从前,在父亲活着的时候,伊凡•德米特里住在莫斯科,在那里上大学,每月收到六七十个卢布,不知道什么叫穷,后来他不得不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只好从早到晚去报酬很低的家馆,做抄写工作,却仍旧挨饿,因为他把全部收入都寄给母亲维持生计了。伊凡•德米特里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他垂头丧气,变得虚弱不堪,不久就放弃学业,回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