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360字。
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问一:《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的书名很有意思,为什么起名“地上看山西”?地上“看”山西,“看”的是什么?
答:山西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截至2023年初,山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总数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古建筑420处,占比79%,排名全国第一。尤其是元代及以前的早期木构建筑,数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因此才有了文博界流传的“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这本书起名“地上看山西”,希望带领读者看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古代建筑、古代壁画与古代彩塑。
问二:本书收录了从唐代到清代的34座寺观600多幅壁画照片,横跨千年。这些壁画呈现出中国壁画艺术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有哪些重要的审美瞬间值得我们铭记?
答:山西的寺观壁画中,唐、五代保存的样本较为稀少;两宋、辽金、元代有不少可供参照的作品;明清时期的壁画则数量庞大,遍布各地。从风格上看,早期壁画灵动飘逸,画面布局疏朗,以五代大云院壁画为例,画中的飞天形象丰腴,画法洒脱。而后期(如元代起),壁画绘制出现诸多范式,日趋程式化,人物形象也愈发写实,细节刻画甚至达到毫发毕现的程度。
山西重要的寺观壁画众多:五台县城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中,仙气飘飘的仙女,与天王狰狞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宋代壁画,构图严谨,展现了佛界与世俗世界的深度交融;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的元代壁画,描绘了200多位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景,每位神仙的形象皆独具特色。以上这些都是中国壁画艺术中非常精彩的“瞬间”。
问三: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朝元图》壁画被誉为“世界绘画史上的罕见巨制”,在400多平方米的墙面,描绘了286位神仙和道教人物,却能做到画面井然有序、神韵十足。如何看待这幅壁画在中国古代艺术体系中的地位?在书中,团队是如何引导读者感知它的结构之美与文化内涵的?
答:道教神仙画留存于世的并非仅有永乐宫一处,且众仙朝拜元始天尊的绘画主题在元代以前便已出现,北宋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便是例证。然而,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从规模、绘画结构、风格体例等多方面来看,堪称宏大,使其在历史上独树一帜。相传,运城是道教鼻祖吕洞宾的故乡,永乐宫正是为纪念他而建。基于此,我们推测永乐宫或许在道观体系中占据着突出位置,这也解释了为何其规模如此宏大。
在本书中,我们先通过篇章页文案与设计,提炼出永乐宫壁画的突出特点;继而以约2000字的篇幅撰写道观概览;随后,依据壁画所在的具体墙面位置进行排版与注释。在文字表达上,着重引领读者直观感受壁画艺术的视觉美感。如壁画中的捧香炉玉女,头戴花冠,身着广袖衫,仪态端庄,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值得细细欣赏。
问四:……
答:……
问五:山西古代壁画占全国七成以上,总面积相当于近4个足球场。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壁画曾面临地震、暴雨、盗掘等多重威胁,许多已残损甚至湮灭。团队编选本书过程中,如何记录与呈现这些受损的壁画?未来有哪些新技术可以助力壁画的数字化保存?
答:为记录和呈现受损的壁画,本书主编杨平20多年前就带领团队,自费数百万元,走访了众多山西古代寺观,拍摄了大量的壁画、彩塑照片,保存下珍贵影像。我们了解到,也有一些艺术家、壁画专家通过临摹,留下壁画图像。此外,使用大型扫描仪对整面墙壁进行扫描,是目前古代壁画数字化保存的主要途径。我们从事的图书出版,也是留存古代壁画的一种方式。目前,古代壁画的数字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问六:书中提到编辑团队在最终的印刷调色环节经历了无数次测试,甚至到印厂跟单至深夜。作为一本大8开全彩印刷的图像书,团队是如何攻克技术难关,确保精准还原古代壁画的色彩?尤其是矿物颜料褪色后的色调还原,是否有特殊的处理工艺?
答:严格来说,没有一本书能够真正还原古代壁画的色彩。某种程度上,这本书的调色融入了编辑及作者团队对古代壁画的历史想象。不过,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论:以现有的拍摄照片为基础,将图片的色彩调得更饱和一些。调色最大的难点在于,每个寺观的壁画都有其独特之处,调色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岩山寺壁画的主色调是青绿调,不能把岩山寺壁画的色彩体系简单套用到其他寺观的壁画上。虽然我们无法完全还原古代壁画的真实面貌,但可以利用现代印刷技术来模拟壁画中的某些工艺,比如,本书封面上明王的衣带、冠饰、武器等部位,采用冷烫金的方式来模拟沥粉贴金工艺。从触感上来说,冷烫金具有一定的厚度,这也算是我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点巧思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呈现千年壁画之美》)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西现有的古建筑排名全国第一,而且文博界流传着“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本书起名“地上看山西”,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问二的回答中,用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壁画、宋代开化寺壁画和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不同特点来呈现千年来中国壁画艺术的风格变迁。
C. 问五的回答从实地拍摄、艺术家临摹、大型扫描仪扫描、图书出版和数字化保存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本书记录山西受损壁画的具体做法。
D. 问六在肯定编辑团队辛苦的前提下,就技术攻关和色调还原提问,是因为这是一本大8开全彩印刷的图像书,它的色彩才是读者关注的核心内容。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二和问三中,出现了“34座寺观600多幅壁画照片”“400多平方米的墙面”“286位神仙和道教人物”等数字内容,可见提问者的引导具有专业性。
B. “北宋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便是例证”“例如,岩山寺壁画的主色调是青绿调”,两处例证都证明了山西寺观壁画的突出地位。
C. 问六的回答中使用了“严格来说”“某种程度上”“无法完全”等短语,体现了受访对象承认技术局限,语言表达谨慎,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D. “山西寺观壁画题材丰富,涵盖水陆画、社会生活场景画、佛教故事画、道教神仙画等多种类型。”此句可以放在问四的问题里。
3. 下面文段是问四 回答,请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短语,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岩山寺西壁的绘画主题是佛本生故事,即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宗教故事的主角不断深入世俗社会,体验酸甜苦辣,最后才得道成佛,其中的“酒楼市井”就是广阔世俗世界的一个小小缩影。另外,从艺术反映论来讲,岩山寺壁画反映了宋金时期________。
水神庙的壁画与岩山寺的不同,后者被认为________,前者则来自民间画师。而水神庙是个祈雨的地方性小庙,壁画的主题与“水”相关,有梳妆尚宝、官员捶丸、山中对弈、龙王布雨等内容。壁画研究专家李淞认为,这是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谐音梗”游戏,连起来就是“________”(镜球棋雨)。从中可以看出,“市井生活”与“祈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祈福又往往在寺观中进行,壁画中出现相关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4. 结合上面第3题的文段内容,问四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
5. 这篇访谈文章,对读者了解《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说明。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西征记[注](节选)
宗璞
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这在昆明是很少见的。学校的大门镇静地站着,不管两侧墙壁上贴着多么令人震动的标语、墙报,它都无动于衷,又像是胸有成竹。
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雪光随着他们聚在这里。各样的标语壁报,或只是几句话,有的刚贴上去,有的已经掉了一半,带着厚厚糨糊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