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830字。

  辽宁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cuì)    济南(jǐ)         黄晕(yùn)        棱镜(léng)
  B.絮叨(xù)     菜畦(xǐ)        浩渺(miǎo)       翻来复去( fù)
  C.吝啬(sè)      决别( jué)         唱和(huò)        衡量(liáng)
  D.姊妹( zǐ)       分岐(qí)        绽放(zhàn)       窠巢( ɡuǒ)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爱无声声自远。慈善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般随风播撒,______在社会各个角落。一桩桩善行不仅______着社会慈善意识的明显增强,更串联起无数温暖人心的善意。让我们每个人都投身到慈善活动中,用力所能及的方式______道德之光,汇聚社会暖流。积极参与,坚持不懈,慈善必将______更多人的心田,成为更多人的价值追求。
  A.生根   彰显   点燃   滋润 B.扎根   显示   点燃   浸润
  C.扎根   彰显   点亮   浸润 D.生根   显示   点亮   滋润
  3.(2分)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有语病,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为“弘扬”)
  B.“思想”“挤压”“拐杖”“价值”四个词的词性不完全相同。
  C.“春花烂漫”“网上购物花了不少钱”“那家伙又想要花招了”这三个句中的“花”的词性判定依次为形容词、名词、动词。
  D.“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叙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
  B.冰心的诗歌曾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作品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如散文诗《荷叶•母亲》。
  C.诗歌类型多样。《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的体裁分别是古体诗、绝句、律诗、元曲。
  D.《散步》和《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感伤、压抑的,《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愉悦的。
  (2)(3分)在学习《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大致梳理了本书的内容,请你根据你的学习填空。
  ①鲁迅先生的作品充满讽刺性。《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 。
  ②根据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B.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5.(6分)古诗文默写
  (1)             ,山岛竦峙。
  (2)潮平两岸阔,              。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
  (4)             ,江春入旧年。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写出了浓重的乡愁,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两首古诗,完成6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