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70字。
云南省德宏州2026届高三年级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联对、匾额,在中国园林中,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苏州又为 人文荟萃之区,当时园林建造复有文人画家的参与,用人工构成诗情画意,将平时所见真山 水、古人名迹、诗文歌赋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撷其精华而总合之,加以突出。因此山林岩壑、 一亭一榭,莫不用文学上极典雅美丽而适当的辞句来形容它,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 例如拙政园的远香堂与留听阁,同样是一个赏荷的地方,前者出自于周敦颐《爱莲说》 “香远益清”句,后者出自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枯荷听雨声”句。留 园的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又都是根据该处所种的树木来命名的。有些游者至此, 能回忆起许多文学艺术的好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了。我希望今后在许多 旧园林中,联对、匾额里如果无封建意识的文字,仅是描写风景的,就应该将它们好好保存 下来。苏州诸园皆有好的题辞,而怡园诸联集宋词佳句,与各处景观配合尤为相得益彰,可 惜实物皆不存了。联对、匾额所用材料,因园林风大,故十之八九用银杏木阴刻,填以石绿;
或用木阴刻后鬃漆敷色,不过色彩都是冷色,亦有用砖刻的,雅洁可爱。字体以篆、隶、行 书为多,罕用正楷,取其古朴与自然。中国书画同源,联对、匾额本身是个艺术品,也必定 让园林生色。
(摘编自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
材料二:
以自然风景著称的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地摹写了自然山水之美。明代造园经典 著作《园冶》就曾开宗明义地提出,园林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而,作为一种艺术, 园林的写真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而是经过艺术的再创造,从而表达了造园家的主观情思和 理想真实。园中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要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这使得欣赏者“息 心”“动色”的不仅是花草树木的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风景所表现出来的造园家 的审美情趣,以及由此情此景交融而形成的独特的抒情意境。为了更好地暗示出这种意境的 本质,艺术家除了组织安排山水建筑,构成具体的风景形象之外,还吸取了诗词等文学艺术 的表现形式作为辅助。前者使用的是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质感和色彩,是自然符号;后 者表现为园林中各风景区或主题景致的题名、厅堂亭榭的匾额、柱上的楹联、山石上的镌刻, 应用的是文字形式的诗句词章,是人为符号。
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区和园林,历来都用简炼的诗一般的文字点明景题,如杭州的 西湖十景、承德避暑山庄的七十二景等。犹如西方的“标题音乐”,这种诗与自然风景的结 合是我国造园艺术家独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标题风景”。只要说出它的景名,亲临游历过 的观赏者心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形象的图画,由此可见题名在自然风景欣赏中的强化作用。自 然美所引起的联想和想象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由于出身、经历、文化水平、艺术 修养之不同,各人对景色的欣赏和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园林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艺术 家的审美观念,也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风景形象或景区所作的概括含蓄的命名题对就 带有这种强制性,对观赏者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园林的创作构思,较重视意境的设计。造园家在构思时,往往先将园中主要风景区的意 境,以简约的笔墨、诗的形式作一个概括,然后再推敲山水、亭榭、花树等每一个具体风景 的布置,使之最合乎诗意。清代诗人汪春田有一首写造园的绝句:“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 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很透彻地道出了园林创作同诗歌创作相 类似的特点。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些主要风景点的建 筑和山石上配刻以题名诗句,这实际上是以“人为符号”对
(摘编自刘天华《拉奥孔〉与古典园林——浅论我国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联对和匾额是中国园林不可或缺的点缀品,如果其文字不含有封建意识,仅描写风 景,应当妥善保存。
B. 主要风景区的意境设计是园林创作构思的首要之事,山水、亭榭和花树等具体风景 的布置须反复考虑。
C. 古典园林中的自然风景是造园家创造出来的,是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真实摹写,源于 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D. 构园物质的线条、体形等自然符号很难完全地表情达意,题名和匾额等人为符号则 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人画家有丰富的山水、名迹、诗词歌赋的审美经验,他们参与园林建造,可使园 林更具诗情画意。
B. 联对、匾额用料敷色要考虑如园林风大等气候因素,这些也会对园林的艺术风格产 生一定的影响。
C. 园林创作中以诗概括意境,据此推敲具体风景的布置,这与诗歌创作中选择意象表 现意境有相通之处。
D. 好的园林景名能让人们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形象的风景图画,但前提一定是其亲自 游览过该景点。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风景园林命名题对“强制性”的一项是(3分)
A.《 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为大观园入口处的山石进行题写时,认为“此处并非主山正 景”,是探幽揽胜的过渡之景,不如题名“曲径通幽处”大方气派。
B. 拙政园的远香堂,为四面厅,面水而筑,遍植荷花,园主王献臣以周敦颐《爱莲说》 “香远益清”句命名,大力宣扬荷花,以此表现他的孤高不群。
C.《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游大观园, 一路行来,见“奢华过费”,弃舟登岸后,又 见其石牌坊上明显题有“天仙宝境”四字,忙命人换作“省亲别墅”。
D. 扬州个园假山上的“住秋阁”前,题有郑板桥所题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 花蕊上寻”,巧妙道出四季景色变幻和光阴流转,可见园主的妙思和情趣。
4. 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在一些主要风景点的建筑和山石上配 刻以题名诗句,这就是题对。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园林题对应具备哪些特点?(4分)
5. 某地新建一个腊梅主题公园,请你为其拟一个名字,并简要阐明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 一 :
睡二指
王愿坚
1935年,镇蛟岭……突起的峰峦、茂密的树林。 一支不大的部队正沿着这丛林中的小 路急匆匆地走着。这是个奇怪的行军行列:从队首到队尾扯着一条绳子,战士们一个个紧抓 住绳子,脚步踉跄地往前赶。
这便是他所指挥的那支红军游击队。
这天,秘密交通送来了上级的命令:要他们立即动身赶到武功山区,和大队会合,共同 进行一次大的战斗。命令像钢钉砸在铁板上似的:必须在五天内到达!但是,他们一离开根 据地,就被敌人盯上了。敌人调动了沿途的军队和民团,前堵后追,紧紧地咬住不放。为了 保存力量,如期到达指定地点,和敌人纠缠是不行的,他们只得钻进山林,兼程前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