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00字。

  辽宁省沈阳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要塞(sè)      斟酌(zhuó)   摧枯拉朽(xiǔ)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凛冽(lǐn)     屏息敛声(liǎn)
  C.翘首(qiào)    着舰(zhuó)   歼灭(jiān)     振耳欲聋(zhèn)
  D.镌刻(juàn)    督战(dū)     驻足(zhù)    殚精竭虑(dān)
  2.(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______________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______________。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______________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行。亲爱的同学,______________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A.代替  阔绰  传播  闲适 B.代替  奢侈  传递  闲暇
  C.取代  阔绰  传递  悠闲 D.取代  奢侈  传播  空闲
  3.(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我们循着课本里的端午印记,细咂端午风物里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记忆中的精神密码,一个饱含民俗气味与家国情怀的端午佳节翩然而至。②仲夏时节,石榴花开,中国人迎ǎ来入夏后第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③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不仅看点十足,还传承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④端午节作为民间佳节,仪式感很强,古代诗词里各地ǎ裹香粽、饮雄黄、赛龙舟、挂葛蒲、浴兰汤等端午习俗。
  A.“我们”是代词,“的”是助词,“着”是连词, “重要”是形容词。
  B.“文化滋味”“端午印记”“饱含民俗趣味”都是偏正短语。
  C.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本段文字正确的语序是②③①④。
  4.(本题5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2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是新闻的一种,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必不可少。消息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客观真实。
  B.《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的地理学家,字善长。《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好友谢中书的一封信,从体裁上来看“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指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言事时所写的公文,也可以指朋友或者亲戚间往来的一般书信。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书信的传说佳话,如“鸿雁传书”“青鸟传书”等。
  D.《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66口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彭德怀;平均年龄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
  (2)(3分)名著阅读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内容
  “红星”1:他九岁离家闯荡世界,十七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他很喜欢并尊重孩子们,认真向孩子们讲政治问题。
  “红星”2:他打仗十年负伤多次,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他耳后穿出。蒋介石不仅重金悬赏追杀他,还多次派人扫荡他的老家,导致他家族多人惨遭杀害。
  “红星”3:游击战的基本战术包括产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这种战术思想在他长期的军事生涯中逐步形成,成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
  任务一: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三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红星”1:          “红星”2:            “红星”3:     
  5.(本题6分)古诗文默写
  (1)                ,悠然见南山。《饮酒》
  (2)                ,隐天蔽日。(三峡)
  (3)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